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旧文:男人的政治家国情结

(2006-07-10 11:41:10)

看中央台教育频道的<百家讲坛>栏目,看作家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的原型,说是背后隐藏着浓厚的政治背景和复杂的宫廷斗争。记得在另外的书中也看到过类似的解析,书中不但再现了曹雪芹一家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家族兴衰,也隐匿了曹家反清复明的政治斗争。

想想也是,一个大男人,化费十年心血,长篇大论地写了一群女儿国的事,任是他多少关注女性的命运和情感,终究是无法避免男人本性里的政治家国情结。陈寅恪为什么皓首穷经为一个妓女柳如是立传?就算她是秦淮名妓,是巾帼不让须眉的花柳女子,能让一代学术大师情有独钟为之传播美名乎?有人就认为“反清复明”是全书主旨所在,所谓“胭脂泪中凝聚着民族魂”。所以呀,别小看一个男人流注于笔端的儿女情长、生活琐碎,从诗经的风雅颂到屈原的香草美人,从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以女人事说家国情的传统,无一例外都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也许是男人们太知道政治的厉害了,所以五千年以来早早地养成了不敢明言时政的习惯。最明显的就是写自己的怀才不遇,拿女人说事,说什么佳人居幽谷、红颜独自老之类。那个传为美谈的“张敞画眉”,说什么“画眉深浅入时无”,不是变相地推销自己又是什么呢?尤其是在文字狱大兴的清朝,一般的谈吐都要小心谨慎,更何况是写文章呢?所以清朝大兴考据之学,因为这个只涉及到从前不会跟现实相冲突,也算是有识之士的明哲保身之举。这应该是当时社会文化的主体和大流,但政治的极端高压和思想的严酷禁锢,也会产生另一个现象,那就是累积到一定程度后的大暴发。《红楼梦》就是最为灿烂耀眼的火花。

相比于男性作家皮里阳秋的春秋笔法,我倒觉得女性作家的笔端流出来的,更多的是本性情怀。如玛格丽特的《乱世佳人》,虽然是以南北战争为历史背景,却写出了一个女人从少女的梦幻时期逐渐走向心智成熟的成长之路。以我自己的个性为证,女人要么不关心政治,即使有着明显的社会背景也是故事发展本身的需要,只是为了让主人公的感情演绎有着合适的生存环境。如张爱玲的《倾城之恋》,所有的一切只不过是为了成全两位世俗男女的情感依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