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在看“三星智力快车”栏目,这个栏目是中学生知识竞赛类的,也可以说是学生版“幸运52”。想不通幼儿园都没毕业的女儿为何特喜欢看?即使她有多少好学,那些知识对她来说也太遥不可及了。也许是遗传基因作怪,我们家从老到小都喜欢看知识竞赛类电视栏目,从“幸运52”到“开心辞典”,一个都不放过。我也就跟着有一搭没一搭瞄上几眼,知识永远不会厌多。
只见长得跟少儿节目主持人很象(这或许才是吸引女儿的关键)的主考官出了一道题:下面哪一个人物不是《西厢记》里的人物?A、 崔老夫人;B、张君瑞;C候朝宗。一女生抢先回答:B。
主持人就问:你知道《西厢记》的故事吗?女生说知道呀,不就是讲了一个爱情故事吗。主持人接着问:女主角是谁?女生说崔莺莺呀。主持人继续发问:男主角又是谁呢?女生说不知道。主持人加重了语调:你说一个爱情故事里能没有男主角吗?女生很干脆地回答:单相思呀!
绝!真是绝!其实主持人的最后一个问题本身就有点问题,人家不知道男主角的姓名不等于没有男主角,女生的回答虽然也不见得多少准确,却有点意外的精彩。
单相思也应该属于爱情的一种,那种爱情只不过缺少呼应。我们能不能认为因为缺少呼应,就无视男主角的存在?还是因为男主角即使存在,也只存在于别人的生活里,就算他生活在你周围,出现在你的视线里,出现在你的梦境里,他始终成不了你的爱情故事男主角?
按照相对论,要是你对一个人没有特别感觉,就算他每天都在,你都可以做到熟视无睹;反之,就是相隔天涯,只要你心中的思念不断,那个人就无时不刻地占据你的情感。所以,以我的想法,单相思爱情中的男主角,不但没有缺席,所占的比重应该更大。
哲人说你在得到的同时就意味着失去,我们和社会交流,和他人交流,付出我们的情感和劳动,得到我们想要的物质和享受。单相的情感如果仅仅停留在初级阶段,也许希望得到相应的回报;然而让升到高一级境界的,就会习惯单纯的喜欢,喜欢上那种衷情的感觉,有没有回报已经不再重要。
希望有一天我能达到那种境界,对生活,对感情,对文字,如果只能是一厢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