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tner在1983年提出了类比迁移的结构映射理论,她认为:类比迁移是结构映射过程,是在不同对象之间通过逐个的匹配,寻找它们结构上的相似点,从而通过图式归纳把源问题中元素间的关系提取出来,用于解决靶问题,而源问题和靶问题的内容并不是最重要的[11](pp.155-170)。结构映射理论对问题的内容和结构作了区分,认为二者对类比问题的解决有不同的影响。在源问题和靶问题间建立结构映射的过程中,问题结构起着关键作用,内容则是相对次要的。就是说,要解决类比问题,先要形成基于问题的关系结构表征,即图式,再将图式应用到靶问题的解决中。但是年龄小的儿童和新手往往只注意二者表面内容的相似性,如大小、形状等,成人与专家却关注问题深层结构关系的相似性。结构映射理论认为,在源问题的选择及靶问题的映射过程中,图式归纳是自动的,只要提供几个相似的问题,认知系统就会自动地检测到它们的重叠程度,然后把这些重叠的特征作为独立的问题表征储藏起来。
(邓铸,姜子云.问题图式获得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11-115)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