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麓山国际A4画廊举行“五行”中国当代艺术五人展

(2009-01-21 17:36:30)
标签:

高尔夫

当代艺术

前卫

装置

影像

行为

文化

分类: 闲言碎语

http://www.cgcgc.com/UploadFiles/editor/2009-1-21,17-21-53,64275.jpg

左起:参展艺术家曾毅、武文、程翔、华军、幸鑫、A4画廊掌门人孙莉


     2009年1月17日,由画廊主持人孙莉策展,查常平作学术主持,尹吉南、杨冕和郑娜出任顾问的“五行”—— 中国当代艺术五人展在成都麓山国际生活社区A4画廊开幕,这是A4画廊的2009开年展。A4画廊据悉,自2008年3月21日开放以来,A4画廊已经成功举办了丹麦玻璃艺术展、安徒生生平展、田亮油画展、王胜强油画展、马兴文’08年个展成都站、艺术点亮生命暨奥运瓷板墙活动等展览活动。

 

http://www.cgcgc.com/UploadFiles/editor/2009-1-21,17-24-37,66741.jpg

 

    本次展览出程翔(b.1973)、华军(b.1971)、曾毅(b.1973)、幸鑫(b.1981)、武文(b.1985)五位艺术家的作品,他们分别采用雕塑、新媒体、油画、行为装置与影像不同艺术媒介以悖论性的艺术语言图式阐明了不同时代的人都可能具有一样的人性诉求,表达在当下社会形态下对自我与社会存在的反思。

 

http://www.cgcgc.com/UploadFiles/editor/2009-1-21,17-33-24,62583.jpg

 

    五个人各行其事,但却从不同角度诠释了传统文化与东方哲学对艺术家内心世界的影响和触碰。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物质观。在这里,展览借五行之名,希望在当代艺术的探索上可以风生水起,循环不止。

 

http://www.cgcgc.com/UploadFiles/editor/2009-1-21,17-35-20,23850.jpg

画展一角

 

http://www.cgcgc.com/UploadFiles/editor/2009-1-21,17-34-53,61362.jpg

曾毅作品

 

http://www.cgcgc.com/UploadFiles/editor/2009-1-21,17-31-57,46354.jpg

程翔作品:《通窍》

 

http://www.cgcgc.com/UploadFiles/editor/2009-1-21,17-32-15,33561.jpg

观众在看程翔作品

 

http://www.cgcgc.com/UploadFiles/editor/2009-1-21,17-27-24,28573.jpg


武文作品:身份的查找与验证

    这幅以红白蓝三种颜色为背景和基调组成的系列作品,借鉴点彩和抽象的技法,将成千上万张证件照,汇聚成正方形的色块,点化为随意而朦胧的图案;并伴随着这所有细小光点的迷失,感悟和记录着人性身份的查找与验证。

    红、白、蓝三色,是中国证件照最为常用的三种底色,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场合,代表着人们不同的身份特性。伴随着证件照,人们定格下容貌形象、社会角色与人生经历,因而,每一次证件照的拍摄,都是在特定的阶段与情境下,人们自我角色的查找与验证,自我归属的追寻与确认,自我特性的解放与释放;都与特定的身份、情绪、状态相联系,写就福咎尊卑、喜怒哀乐、酸甜苦辣。

    当各种各样的身份与状态汇聚在一起,伴随着数量的增加而更加详尽,却又在迷离的涌动中使人茫然;经历太多身份的找寻与验证,却发现一切都是那样模糊与黯淡;堆积着自我的存在,却又失去了自我,不知道谁才是真正的我。紧紧将自己抓住,却淹没在社会里,消失在人生中。

 

http://www.cgcgc.com/UploadFiles/editor/2009-1-21,17-27-43,07110.jpg


幸鑫作品:《工人的孩子》
    《工人的孩子》是幸鑫在2007年11月成都《第三届中日行为艺术交流计划展》上实施的一件跨媒介作品。艺术家身着紫红的衣服,在秋天黄昏时刻进入一个刚好能够容纳自己卷缩的全身的四方形铁笼子中。笼子吊在一棵黄桷树上,满地盛开着金黄的菊花。作者在行为过程中摄入了唯美因素。在其本人看来,唯美之爱是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艺术家们在当代艺术中的一种特有气质。作者主动地把自己囚禁在铁笼中,经过近20个小时锯开一个缺口又主动地把自己从中解放出来,淋漓尽致地表达了生命的自我囚禁与自我解放的艺术语言观念。然而,这种人靠着自我努力的解放行为,始终是一种有限的自救。它只不过是从一个牢笼转向另一个牢笼的自我奴役的过程,或者说是从一种囚禁进入另一种囚禁。这种囚禁的根源,可能是个人具体的学历、经历、财富、欲望,也可能是抽象的名声、知识、理想,甚至包括艺术家创作的艺术图式、哲学家的思想观念、宗教信徒的原初信仰、科学家的理论范式。

 

http://www.cgcgc.com/UploadFiles/editor/2009-1-21,17-28-1,15773.jpg


华军作品:《紫霞》
    华军的作品《紫霞》是一个手法十分简洁的作品,与他其他的作品一样,带有很强的个人化的经验和语言方式。作品的画面始终是他的眼睛的局部特写,眼睑与眉宇之间的表情不断被面部的肌肉牵动,但是由于画面一直固定在这一局部,所以并不知道他的脸上正在发生什么。如果你拿起耳机来听,就可知道那面部动作的原因是他在唱一首歌,是多年以前的电影《大话西游》里的那首《一生所爱》,这部电影在当年在年轻人中也算脍炙人口,也必然在他的成长经历里留下了很深的烙印。选择这首歌曲也许是很本能的,也许是出于某种原因的偏爱,或者是某些经历的记忆和留恋。这样他在唱这首歌的时候自然会让自己不自觉的投入其中,忘掉摄像机直逼眼前的窘境,以避免“表演”的生硬和尴尬。而摄像机则把这一时段的复杂心情物化成为局部的肌肉运动现象,眼部被其他的器官所牵动,出现了各种有规律的变化。当眼睛这一部分被从脸上割离出来,音乐也被耳机从画面隔离之后,这一部分的动作便产生了陌生感,成为他自己的特殊语言。在华军的其他作品《大》、《绊你丫一大跟头》中,也同样十分强调语言经验的个人化,但与这些的作品中的幽默气质相比,《紫霞》则显得细腻和游离,轻巧的形式和略显沉重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比。

 

图文资料由A4画廊提供。更多内容可点击中国高尔夫球场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