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果岭传奇 |
关于高尔夫的大众化问题,近年来论述颇多。诸家针对不同,观点各异,在此,我们重提旧话,并非确切找到出路,只因市场变化提供了更多的征兆和可能——
高尔夫大众化如何可能以及怎样可能?
有识之士称:球场球会经营管理的主要理念应该是把高尔夫球运动普通化。而国内球会球场会籍经营模式,限制了打球的人数,也限制了高尔夫的发展。要发展中国的高尔夫事业,就应该打破固有经营管理模式,大力普及和推广高尔夫运动,不断刺激高尔夫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让大家打得起高尔夫,让大家热爱高尔夫……
随着国内高尔夫球场经营者经验的积累和运作的成熟,在众多 高尔夫人士的大力推动下,高尔夫大众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可以说大众化是高尔夫运动的必由之路和发展趋势,不少球场经营者也已在市场困境中半推半就地逐步转型。但由于从一起步就定位偏误和走向不明,加上我国的基本国情,高尔夫能不能从“贵族”顺利变身为“公众”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如何可能:问题的重新界定
论者以为,大众化绝对有益于高尔夫运动的发展,但高尔夫大众化的现实可能性和可操作性还有待商榷。所谓大众化,不是狭义地说全国13亿人民都来打高尔夫——这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假设,却不时出现在一些论者的文中,或因于球场立项开发的利益把中国两百多球场与美国一万多球场的人口占有比率来简单类比,或盲目乐观以为只要放低门槛就会全民出动抡起球杆打高尔夫。因此,关于“高尔夫的大众化”,在下以为很有必要进行正名释义,重新给予界定。
在这里,“大众”更应该理解为广义的“公众”。高尔夫大众化,即是高尔夫的消费文化得到广泛的普及和接受,以及在一定的市场基础上得到目标消费群体的广泛认可和参与。但就目前以及将来很长一段时间说,这种目标还很难达成,因为没有充分的现实基础和理论前提——
历时二十余年经两代高尔夫人的努力,中国高尔夫从无到有发展至今可以说是功绩卓越,但一些难于解决的痼疾仍然严重影响其进一步发展,而病因似乎起先就早已埋下了由头。所有的运营模式和操作方式完全从国外移植,文化和市场土壤不同,是其先天性不足。偏取一极单向发展,过分强调高尔夫的“尊贵性”,在市场定位上,锁定高端人群,定位为“有钱人的游戏”,更加上各种原因造成的球场居高不下的建设成本和经营成本致使该消费难于普及,这是后天性障碍。
可以说,高尔夫一直难于迈出“小圈子”的范围,遭遇市场“冷落”,一个是缺乏成熟的市场基础,其次缺少公众的舆论支持。而今要突破困境,取得长足进步,只能寄望于从根本上扭转趋向,重新回到“大众化”的路子上来。
高尔夫大众化的关键即在于培养目标市场的情感认同和理性认识,从而正面引导消费、刺激消费需求。
诸家观点立论评析
其实要在我国实现高尔夫的大众化,它的前提条件是高尔夫本身包含的文化内涵的大众化。何为高尔夫文化的大众化?高尔夫文化的大众化就是说使高尔夫这项运动的内涵,礼仪规则等文化被大众所认识并被接受。——这里只是狭义地要求打高尔夫人跟上国际水准学好高尔夫礼仪、规则;但更严重的问题是不打高尔夫的人对其存在心理隔膜和认识偏见。
某著名作家:还高尔夫运动本质
我想中国高尔夫界的自我定位一开始就很蹊跷,定位为“富人的游戏”,自外于社会主流,难免招致老百姓的厌烦。经验告诉我,某件事一旦形成舆论就很难改变公众印象;说没用,写没用,所有解释都显得多余。最有效的宣传还得回到运动自身。——之所以一开始就把高尔夫拔高为“贵族”运动,恐怕除了打球人的一厢情愿和经营者的一意孤行,更与中国人的消费心理有关。
高球之贵,体现在价格之贵和举止之贵两个方面。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它是一项大众化的绅士运动。——关于“高球之贵”,我看不是以讹传讹偏听误信,而是别有用心。门槛高是事实,举止有礼有节则未必仅见于果岭。一个人如果平日粗鲁狂暴,到了果岭未必就收敛得起来。这种定义因果互证,本身就是一个悖论。而对于要下场打球的人,单只靠礼仪规则也是不够的。最重要的,礼仪规则只是高尔夫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高尔夫的本质不是这些条条框框的皮毛——重末轻本的结果只能是误导认识。
基本国情约束着高尔夫的大众化进程。我国有13亿人口,如果人人都参与到高尔夫运动中来,需要建设多少个球场?——这是很多人的惯性思维和简单思维方式。高尔夫大众化却不是要求所有的人都来打球,而是可以打得起球的人尽情打玩,打不起球的人也可以接受它的存在。
王作相 陈青凤:了解高球文化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目前我国高尔夫还不能实现大众化。试想一下,我国有13亿人口,如果人人都参与到高尔夫运动当中来,我们需要建设多少个球场?在高尔夫运动发达的美国,他们有1万多个公众球场,面向全社会开放,仅有很少的是私人会所性质;日本也有2000多个球场。我们中国,目前球场是200多个(不包括在建球场)。这是一个鲜明的对比,说明我国目前要实现高尔夫的大众化几乎是不可能的。——不可能并不是因为球场设施不够,而是利用不充分。以总人口和球场数量的比率来谈只能把问题简单化。这一点球场经营者也许会头脑更清醒一些:高尔夫大众化普及的对象主要还是目标市场,也就是拥有一定经济能力的消费群体——业内被笼统地划分为中产阶层,拥有私家车,年收50万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