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京味古韵“环”给我

分类: ■北京纪事·即时碎片■ |
把我的京味古韵“环”给我
这些年,北京的高楼越来越多了,四合院越来越少了;马路越来越多了,胡同越来越少了;新环路越来越多了,“老门环”越来越少了……
随着北京胡同的逐渐消失,胡同里的大小宅门四合院院门上折射着岁月沉淀的“老门环”也随之消退了。那些个做工讲究充满古韵的老门环已被一些新的门环或门把手所取代。如今的院门门板上,要么是烫手的新活,要么把原本尚有岁月包浆的老门环涂上特俗艳的新色,要么干脆拧上一对电镀把手……看上去似是而非不伦不类。门环在“门脸”上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而在现如今的北京大小胡同里走走,还甭说那些精致讲究的了(
“门环”是铺首的俗称,准确地讲,铺首只是门环底座,铺首衔环才是一个完整的门环。我国古代统治阶级对民居门环有很明确的等级规定。史载:亲王府四城正门以丹漆金钉铜环;公王府大门绿油铜环;百官第中公侯门用金漆兽面锡环;一二品官门绿油兽面锡环;三至五品官门黑油锡环;六至九品官门黑油铁环。普通民居的门环大多为铁)就连最普通的铁质老门环都已残缺不全面目全非……
老北京的一个个古韵文化符号不断远去,让心底的那份眷恋以及遗憾挥之不去……
后一篇:北京持续高温行人多表情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