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歌苓最诚实的一次讲述

在华语影视圈里面,严歌苓的小说和剧本一直都是不可多得的稀缺资源,像《小姨多鹤》《少女小渔》《天浴》《铁梨花》《金陵十三钗》《归来》,作品不多,部部精彩。现在,冯小刚重剑出击的《芳华》再添华彩。
对于严歌苓来说,《芳华》或许并不是最成熟的作品,却一定是投入最多感情的作品,用她自己的描述来说,怕是“我最诚实的一本书,有很多我对那个时代的自责、反思。”
http://p3.pstatp.com/large/509800006d3fad9293ff
所以,想要了解《芳华》,要从严歌苓开始。严歌苓的出生于50年代未,70年代初进入成都军区,成为跳红色芭蕾舞的文艺兵,70年代末,她主动请缨,作为战地记者赶赴前线,在那里的战地医院见证了战争的残酷,为她的第一篇小说《七个战士和一个零》提供了灵感。
从那以后,严歌苓对军旅题材就有了一种近乎狂热的偏爱,像《一个女兵的悄悄话》《雌性的草地》《白麻雀》《爱犬颗勒》《一个女人的史诗》,都曾体现了文工团的女兵生活。这一次《华芳》最大的不同,就是在以前的故事里,严歌苓写的是别人的故事,那么这一次,她是在写自己的故事,用文字“触摸”自己的回忆。她在军队待了11年,跳了8年舞,后来做了战地记者又写书,钟楚曦饰演的萧穗子就是以她的亲身经历为原型塑造的,而刘峰、何一萍、林丁丁、小芭蕾、陈灿,以及政委、团长,浓缩了她对文工团的所有记忆。
有那么多的人生经历作做素材,根本无需太多的酝酿和推敲,故事几乎是喷薄而出,严歌苓说:“写这个故事所有的细节不用去想象、不用去创造,全是真实的,我写这座楼,就回忆这里的地形地貌,哪里是排练厅,哪里是练功房,脑子里马上还原当时的生态环境。”只有片名有一点犹豫,最初是《你触摸了我》,用了故事的重要转折点,后来又想到了《好儿好女》《青春作伴》《芳华》,是冯小刚拍板用《芳华》,那是一代人最美好的记忆,必须让芳华绽放。
http://p3.pstatp.com/large/50960003b7e67cc3f060
影片表现了那个充满理想与激情的舞台上,一群芳华正茂的年轻男女,唱着歌、跳着舞,吹着号,打着鼓,歌声和舞步中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多么美好而又有朝气的画面,可是严歌苓又笔锋一转,揭示了大时代洪流中,被命运挟持的小人物,内心是何等的孤独与失落。
何小萍,出身“黑五类”,性格又比较内向,被战友们孤立,没有男兵愿意与她搭档跳舞,刘峰,善良纯朴的好人,团里公认的活雷锋,这样两个看似截然不同的人,却有着相近的命运,而导致命运转变的导火索,竟然是一次无关痛痒的表白,这样的故事,显现了现实的荒诞和残酷,也赞美了生命的坚忍与美好。
严歌苓说:“青春就是充满的一段生命,每个错误最后都会来塑造你将来的人生。”每个人都会犯错,每个人也都必须接受他人的错误,刘峰不该向林丁丁表白,萧穗子不该给陈灿写情书,但这些错误,不正是人生最美好的财富吗?
所以说,真正的芳华并不是在大长腿活力四射的舞台上,也不是在枪火和鲜血交织的战场上,而是在那些被忽略的片言只语中,是何小萍撕掉的照片,是萧穗子撕碎的情书,也是刘峰被打掉的右臂,这些残缺和苦痛,才是《芳华》的意义所在。
http://p1.pstatp.com/large/50950004dedd485f6d84
冯小刚和严歌苓拥有一份相近的记忆,他也是年轻时入伍,也曾进入过部队文工团,两个人的记忆有着一种微妙而又共通的回忆,所以配合起来非常的默契,据说,在《芳华》刚刚完成初剪时,严歌苓被邀请提前看片,观影时几度掉泪,她说,看这个电影好像在看别人的故事,被深深地打动。
一部好的作品,无论是小说也好,电影也好,都一定是这样的,不仅有视听的冲击,也要有情感的打动力,能够让创作者与观众形成精神的共鸣,而《芳华》无疑就是一部这样的电影,当观众真正的走近电影的世界中,无所谓这是严歌苓的故事,还是冯小刚的故事,是哪一代人的记忆,还是哪一类人的伤口,它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