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诺兰讲故事远胜吴京
上周未,诺兰的新片《敦刻尔克》在中国上映了,首周末三天收获接近两亿票房,还不如《战狼2》巅峰时一天的票房,但是在口碑方面却完爆55亿票房新贵,无论是媒体风评还是网站评分,都甩开不止一个身位,体现了好莱坞与国产相比,无论是创作能力上,还是制作实力上,都有明显的差距。
http://p3.pstatp.com/large/39a20001ffac81583ea9
两者同样是讲救人的题材,一个是二战时期的重要转折点,还原真实战役,英国军民一心,用帆船救回三十多万英军,一个是根据中国海军撤侨事件为背景,退役的中国特种兵在非洲救回了一群中国人和非洲友人,从难度来说,《敦刻尔克》涉及到更复杂的战争局势,军人和群众在生死考验中心理变化。
诺兰一直喜欢挑战高难度的叙事技巧,这一次也不例外,通过陆、海、空,三个角度来表现敦刻尔克大撤退的真实情况,三条叙事线以不一样的时空维度各自独立进行,又在某些时间点进行交叉、掠过,让观众置身其中,能够感受到一种像天文式一样的精妙。
而除了叙事上的技巧,诺兰对于题材的驾驭力也是让人叹为观止,敦刻尔克大撤退并不是一次胜利的战役,就像东方世界的长征是一样,是一次失败的胜利,为了保存实力和火种,被敌人追着屁股打,只是因为后来有了诺曼底登陆,才凸显了当初撤退的意义。
http://p1.pstatp.com/large/39a00003b90853be1cb6
虽然当时撤退了三十多万军队,却不可否认在英法联军在狂轰乱炸之下也一度损失惨重,面对这样一个凝重的题材,影片没有贪大,而是从小处着眼,把焦点对准三架英国战斗机,一艘英国民用船,以及一队英国海军士兵,从这三个低姿态的视角,来重现当年英法军民在敦刻尔克所经历的艰难历程。
所以说,影片没有特别宏大的场景,比如说空战,只表现了三架英国飞机与敌机的交战,海上的战舰被敌机轰炸几下就开始沉了,海岸线上的军队还能保持正常的队形,可是死亡无处不在,轰炸机和冷枪随时都会光临,并没有期待中的枪林弹雨,炮火嘶鸣,只有似乎没有终点的撤退,军士们始终处于逃命的状态中,在岸边,在船上,在海水里,不停的逃,不停的死去。
http://p3.pstatp.com/large/37ec0003c90e85c653b4
而在节制而又精密的情节中,影片也呈现了很多经典的画面,特别是空中打飞机的一些画面,场面调度非常精彩,让观众得到主观视角的惊险体验,堪称经典。
上述所说的飞行员、船长和士兵汤米,其实是作为拯救者的身份出现的,他们本身都是普通人,却必须挺起勇气去拯救同胞,而且连撤退的意义都不并清楚。其中还有一些虐心的插曲,例如海军士兵误杀了年轻的船员,一队英军士兵为了让小船浮起来决定牺牲同伴,这几个情节有点用力过猛,略显刻意。
http://p3.pstatp.com/large/37ed0003c37e50f3ce15
相近的情节,放在《黑暗骑士》这样的电影里就很适合,放到《敦刻尔克》里就会有点扎眼,这本无可厚非,这也是很多电影都不可避免的问题,像《战狼2》也有冷锋病毒发作被小伙伴赶出工作的情节,为了产生更好的效果,来一点虐心和适度的狗血,也不是不能接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