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葱计划"给中国电影造一支生力军

前几天刚好看了正在路演的黑色犯罪喜剧《提着心吊着胆》,导演李雨禾名不见经传,却表现出非常成熟的叙事手法和创作理念,令人刮目相看。后来才知道,原来这是首届“青葱计划”扶持的导演和作品,不由的对这个专为中国电影输送新鲜血液的计划有了更多的期待。
http://p1.pstatp.com/large/19f100046e742e41320d
“青葱计划”的全名是CFDG中国青年电影导演扶持计划,由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长李少红发起,得到包括田壮壮、黄建新、贾樟柯、张一白等业内诸多老牌导演的鼎力支持,从“剧本初审”到“剧本工坊”再到“导演训练营”,共一百多天的全方位选材与淬炼, 20多位导师评审接力护航,亲授专业技能,帮助新锐导演们成长,并把他们的作品陆续搬上银幕,其中第一届新导演的作品会在今年五月份开始陆续给全国观众见面,接受市场的检验。
说来也巧,在看完《提着心吊着胆》不久就得到邀请,参加了电影导演中心举办的第二届“青葱计划”创投会,在现场看到了十强新导演带来的剧本项目,无论故事创意,发掘潜力,还是新导演们的专业能力,创作理念,个人风格的树立和坚持,都远远超过了之前的期待。作为一个新导演扶持计划,最难得的是看到这些导演不仅有青涩上进的一面,也有成熟沉稳的一面,他们对作品具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并没有因为市场和商业潮流而改变对电影的热爱与初心,就像田壮壮导演对弟子们的期许就是坚持做自己内心的电影,电影是一门集多重艺术与思考相结合的创作,当下的中国影坛并不缺少能够把剧本变成影像的导演,真正缺乏的是具有独立美学风格和创作人格的导演。
http://p3.pstatp.com/large/19f2000455960d3477bd
令人感到欣喜的是,今年的“青葱计划”选出了很多创作型新导演,而不是固定类型和模式的高分学员,从他们带来的剧本中可以看到这一点,例如陈威导演的家庭情感片《台风来了》,以黑色轻喜剧的手法,通过台风与葬礼,折射出一家人在平常生活中无处释放的情感,于平淡中酝酿出巨大的戏剧风暴,在美学风格上与蔡明亮、是枝裕和有相近之处。
而作为一名已经参与过《静静的嘛呢石》《塔洛》《大闹天宫》等影片的资深录音师,德格才让以新导演的身份进入十强,带来了一部名为《他与罗耶戴尔》的作品,故事由真实人例改编,讲述了一位年轻牧民为了探寻音乐梦向,展开一段悲喜交加的奇妙旅程,集音乐、爱情、奇幻、公路等多种类型于一体,展现了宏大的创作架构。
还有两位新导演分别从个人亲身经历出发,带来了两部极具时代与地域情怀的现实主义作品,一部是段银行带来以90年代超生潮为题材的《黑户》,讲述了一位农材老妇人追查十几年前女儿去向的伤痛历程,视角犀利,情感饱满,感人至深,而福建籍的服装设计师叶谦带来了《番薯浇米》,通过一位88岁老人面对的日常与生死,奇幻元素与地域风情的碰撞,产生强大的影像魅力。
http://p3.pstatp.com/large/19f4000601d6d9cd0f84
以上提到的这些作品已经具有非常成熟的创作框架,整体的风格在创作短片中已然可窥一斑,而除了这些脚踏实地、扎实而又凝练的积累作品,还有一些是非常有潜力的类型片。姚学导演带来了轻松俏皮的青春题材《十七岁半》;李志立带来既热血又清新的棒球题材《熊猫少年》;刘鸿志的《你好,妈妈》带来了少年人的挣扎与彷徨;郝飞环的《野犬笔录》具有强烈的时代氛围的犯罪悬疑片;女导演雷雅涵带来的爱情软科幻《火山上的恋人》凭着独特的影像风格和创作思路让制作人方励在现场激动不已;白雪基于港深之间数十万的跨城学习儿童的身份困域,创造的《分隔线》则让张一白和刘仪伟双双表示投资。
所有项目都得到当场得到投资人的口头认领,甚至发生了“哄抢”现象,足以证明“青葱计划”的含金量。由此,不仅可以看到中国新一代电影人正在发力成长,也看出老一代电影人对下一代的关怀与爱护,薪火传承,这样的情景让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青葱”会迅速成长为影坛生力军,中国电影在下一个百年里仍然会人才济济,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