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相对公允,局部小有争议
(2016-06-18 21:51:53)前几天,第22届“白玉兰”奖随着上海电视节的落幕公布结果,10部佳作面对7项电视剧类大奖展开激烈的竞逐,女性传奇剧《芈月传》不让须眉,收取最佳电视剧、女主角、女配角三项大奖,男性权谋剧《琅琊榜》则斩下最佳导演和视帝两项大奖,除此之外,江奇涛凭《少帅》赢得最佳编剧,赵立新因《于无声处》荣获最佳男配角。
7枝白玉兰光彩夺目,让赢家们笑到了最后,可谓皆大欢喜,但是娱乐圈里是非多,无风也有三尺浪,白玉兰奖也不可避免的站上了风口浪尖,关于最佳电视剧为什么不是《琅琊榜》,《芈月传》凭什么登顶,在各大社交媒体引发了一些争议,其实呢,白玉兰奖在国内的各大影视节和奖项评选里,已经是相对比较公正的了,评选机制都还算公允,这两部去年投资很大制作比较精良的古装戏,确实有制作上的过人之处,拿的奖多在清理之中,至于评委为什么更偏爱<</span>芈月传>一些,只能说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了。
其实笔者在颁奖当天,也觉得略有失望,作为白玉兰奖的初选评委之一,当初个人喜欢的是《温州两家人》和《于无声处》,看好的是《琅琊榜》,觉得《琅琊榜》的制作水准和故事风格都是古装剧的一个突破,拿奖不成问题,可是没想到在最佳电视剧这个重磅奖项上被《芈月传》抢走头彩,也没有办法,两者实力相若,就视听和戏剧表现力而言半斤八两,就像独木桥走了个碰面,最后总有一个得让道,。
《琅琊榜》留下了一个小小的遗憾,这没有办法,世界奖项也是如此,奥斯卡和格莱美也不能让每个人都没话说,有争议是好事,说明竞争激烈,互有长短,如果《芈月传》真的以摧枯拉朽的势态登顶,那一定是国产剧出了问题,所以说,有人觉得《琅琊榜》不该输,那是好事,正是因为彼此的竞争和对照,增强了白玉兰奖的可看性和含金量。
“白玉兰”奖基本上可以兼顾大众和专业的口味,例如本届入围的十部剧,除了《花千骨》是一部有明显偶像气质但也做工不俗的奇幻剧,《伪装者》是一部强情节戏剧,其余都是以正剧,《青岛往事》《于无声处》《剧场》富含年代底蕴,《温州两家人》《虎妈猫剧》关照现实情怀,《少帅》《琅琊榜》《芈月传》精雕细琢古典戏剧,无一不是精品。
剧有十佳,可是奖项只有7个,《芈月传》独揽三项大奖底公平不公平?网络评分比《琅琊榜》低,却拿到最佳电视剧,这是一些受到质疑的主要原因。从历史来看,白玉兰奖基本上没有什么污点,就最佳电视剧一项来说,当初《赵氏孤儿案》《北平无战事》都是众望所归,而像《潜伏》《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都是在获奖之后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对精品剧的推广和普及,白玉兰奖发挥了应有的功能。
白玉兰奖的评选结果总是偏爱正剧是不争的事实,除了《士兵突击》鲜少放下身段去与大众合拍,本届《芈月传》大胜,或许也是对郑晓龙从宫斗回归到历史的嘉奖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