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颠覆性学校》少年基情无限好

(2015-07-18 17:45:05)
标签:

情感

 《颠覆性学校》少年基情无限好
 

这是一个自由的时代,经过基友们的不懈努力,美国的法律已经认可同性婚姻了,在中国,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帅气的少年坚守着不为人知的性取向,让人为之浮想翩翩。不管怎样,这些基友或准基友或伪基友已经引领了一种情感观念的时尚。今天,刨出这部十年前的老片献给《颠覆性学校》我们身边的那些好基友!

 

《颠覆性学校》描绘的生活应该是每一位青年人都为之向往的:成长在一个浪漫的国度,进入一所充满阳光的大学,每夜在租来的公寓里和女朋友欢度春宵。白天和众多学子们一样踩着碧绿的草坪来来去去,身边是几个志向远大并且无忧无虑的好朋友,和蔼的教授每日传授学生怎样经营公司,面对以后的光明人生。

 

这种生活在片中出现了,很清澈,透过几位大学男生的单纯和忧郁,用坚硬的线条勾勒出社会、青春、情爱、生活。

 

几位主要角色自诩为中产阶级,有远大前程,始终保持和社会的距离感。但是身为时代中流砥柱的他们却无法解释身边所发生的一切,只能渐渐堕落,这里并非指生活或是思想上的堕落,只能说是一种自我价值的模糊。

 

随着剧情延展,几位男生在学校里渐渐不能解释最初的梦想,也无法在美丽的迷离幻想中坚持自我,这种身不由己正是影片所提出的课题:“与其随风凋零,不如灿烂盛放”,但是何谓凋落,又何谓灿烂,就只能由各自心情去感悟了。

 

影片中凋落的人指的即是初入高等学府的男生保罗,从志得意满到忧心忡忡,敏感、脆弱的保罗代表着一代男生的成长历程。他洞悉自己的社会阶级,却没有勇气去按照内心的理想去构筑自己的生活,情感错位的生活导致到最后连分析自我的胆量都失去,违心地说出无奈,“由谁的手带来快感并不重要,同性或异性,对于男生来说,其实并没有分别。”

 

阿拉伯青年工人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他所象征的另一种社会地位的生活观,被压迫却勇于寻找快乐,正是他搅乱了保罗的内心世界,保罗和他的关系复杂,相互扶助的陌生人、互相警醒的朋友、暗自倾慕的恋人,同样也是永不交汇的对立者。导演借用阿拉伯人的对白对保罗这类学生的评价:“你很自信,却也保守,外表并非真实的,所以这个世界如此混乱也就不足为奇了。”

 

欧洲电影总是坚守着艺术旗帜,对欧洲的女演员来说,为艺术而裸露本就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随着时代变迁,越来越多的影片已经撕破了所有禁忌和障碍。《颠覆性学校》的影像风格华丽却不失沉稳,像是一把更加大胆、具有穿透力和颠覆性的电影宝剑,把欧洲艺术电影的路途又拓宽一线,完全无遮的男生祼体显得健康而又开朗,丝毫不能让人感受到猥亵或是邪意,反而显得非常健康,男女之间,男男之间的爱抚都贯穿着欧洲式的坦然,既是挑战又是维护,这是非常难得的境界,带给观众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都是无比强大的。

 

《颠覆性学校》散发出浓浓的忧郁之美,“我的眼睛里充满了星星,眼泪就不会掉下来”,美得令人久久无法释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