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4青年导演排行榜

(2015-01-27 09:17:28)
标签:

娱乐

2014青年导演排行榜


2014年过去了,又到了年终总结的时候。回想过去一年里那些让我们又爱又恨的中国电影,呈现着一种走入正轨前的凌乱与繁荣,虽然仍有很多失望,但希望更大。最值得欣喜的一点就是青年导演们的集体崛起,仍然年轻的宁浩占据了票房头把交椅,和韩寒,郭敬明、邓超们一起接管了票房江山,郭帆、陈正道、肖央们则稳步成长为票房一线导演,路阳、刁亦男则凭着上乘的艺术水准获得了专业和大众的认可。与之相对的是资深导演和老牌导演,屡屡推出棋差一招的作品,充分显现了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年代。

 

用票房说话,邓超>韩寒>郭敬明>郭帆

 

如果说2013年的票房光荣榜上只有郭敬明这一根青年导演的独苗,而且是赢了票房输口碑,那么2014年无疑是青年导演的集体上位。票房榜从前往后数,第一位宁浩,70后导演,《心花路放》勇夺年度华语冠军,11.69亿独占花魁,第二位郑保瑞,同样也是70后导演,《西游记之大闹天宫》,10.46亿稳居第二位。可能有人会不信服,说这两位都是成名十年的导演,虽然年青,但不能算新秀,那么跨过徐克的《智取威虎山》和不需要导演的《爸爸去哪儿》之后,会发现有成群的青年导演在结队庆功。邓超的《分手大师》,韩寒的《后会无期》,郭敬明的《小时代3:刺金时代》,这些无数资历还是岁数都绝对年轻的导演集体喷发,产值全都超过了5亿,上映时都是风头无两。

再往后看的话,80后导演郭帆的《同桌的你》,演员跨界当导演的陈思诚的《北京爱情故事》,能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分别砍下4.56和4.06亿票房,成为全年成色最足的两匹黑马,再加证明了有志不在年高,只要有好作品,青年导演也能一战成名。

 

用口碑说话,陈正道>刁亦男>路阳>肖央>

 

在一个健全的电影市场中,票房只是衡量眼前商业价值一项数据,口碑才是决定创作品牌和未来战斗力的终极指标。有些电影赢了现在输了未来,就未必能让投资人和创作者笑得出来,例如《一步之遥》,5亿票房不算低,但对姜文的品牌价值影响太大,潜在价值大受损失。

今年的青年导演们在口碑方面明显是收获大于损失,郭敬明的《小时代3》再次遭遇差评,可是差评多半来不属于电影受众的年龄层,无损其商业前景,邓超和陈思成两位跨界导演也是如此,口碑两极分化,可能专业或成年观众不是很喜欢,可是功能性很强,娱乐效果补平了口碑的差额。筷子兄弟肖央导演的《老男孩之猛龙过江》就达到了口碑与票房的平衡,收2.08亿票房的同时,还奉献了一首响彻全国的广场舞金曲。

刚刚进入主流电影圈的路阳则凭一部《绣春刀》以扎实的叙事和富有诗意的武侠影像,获得了业内的一致好评,票房也逼近亿元线,和《白日焰火》一起打破了好片不卖座的魔咒。

最值得点赞的则是陈正道的《催眠大师》,技法一流,娱乐性也一流,加上2015已经上映的《重返20岁》,票房口碑一起抓,陈正道俨然已成为80后的模范导演。

 

未有近忧仍有远虑,青年导演培养仍需加强

 

一票青年导演的成长非常可喜,相信随着青年导演们在的逐渐成熟,中国电影将会在票房的飞跃中迎来一次质的革命,形成一股当年香港电影新浪潮式的冲击并非无可能。但同时也必须看到,内地影坛眼下还缺乏一种健全的培养机制,很多青年导演要么是已经具有鲜明创作特色的跨界过江龙,要么是在创作路上辗转多年才博得一次良机。在市场主导的环境里,更多的资源都掌握在大导演的手里,留给年轻人的空间远远不够充裕,甚至是一种缺氧的状态。如何建立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仍然是市场出给整个行业的一道难题,好在除了一批青年导演已经用成绩打开了一片天空。

还有电影频道策划并实施的“中国影响力”青年导演剧情短片创作季这们极具专业性和可操作性的培养计划,给青年导演们提供最专业的指导、创作机会和创作资金,就像当年亚洲新星导计划挖掘了宁浩,11度青春挖掘了筷子兄弟一样,也会培养出一批优秀的青年导演。拭目以待,正在行动中的“中国影响力”,青年导演的春天才刚刚开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