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时代》冯绍峰:有些爱在流光中不老
标签:
娱乐黄金时代冯绍峰 |
萧红一生颠沛流离,冷傲孤清,唯有对三个人始终念念不忘,第一个是幼年时常带她去后花园的祖父张维祯,第二个是带她进入文坛的恋人萧军,第三个是被她视为精神恩师的鲁迅。除此之外,天下人在她眼中都是过客,不相干的人。
这三个人之中,祖父和鲁迅毕竟只是单纯的怀念和向住,只有萧军真正融入了她的生命,在生活、文学、工作方面是亦师亦友亦情侣,曾经风雨兼程生死相依。萧红对朋友说,“我的朋友多半是萧军的朋友,你们都是萧军党”。其实何止是朋友,萧红的大半个生命都系在萧军身上。
因此,电影《黄金时代》大手笔的铺开画卷,放进了当年意义风发的东北作家群和左翼阵线的众多人物,从他们的视角描绘萧红的一生,但在核心的位置上,着力表现的还是二萧的爱情故事,也只有通过萧军,才能真正介入萧红的精神世界。
谁能塑造好一个配得上让萧红悄吟一生的萧军?谁能在大银幕上与汤唯爱得珠联璧合?这个任务太需要魅力和演技了,即便是外形好气质佳的演技派冯绍峰,事先也难免让大多数期待电影的人暗自担心,但是看完电影,毫无异议,冯绍峰演的非常传神,不负许鞍华导演的信任。
片中,萧军第一次给萧红送书,两人聊到深夜,萧军想走,又可怜她的遭遇,又喜欢她的才华,又有点害怕她的坦率,热血豪情的三郎竟然有点手足无措,最终,萧军在桌子上留下了仅有的五毛钱,逃走了;两人搬至另一间旅店后,用脸盆喝水,得知铺盖租金五毛钱齐声说不要,然后放肆的大笑,嘲笑自己的窘迫;生活好转一些后,两人去饭馆,萧军给萧红挤开一块空地,打来猪肉炖粉条,又买了猪头肉,看她兴致勃勃,再加肉丸子,再喝酒,回去的路上,把自己的鞋带截下一半,系在她的鞋上,温度几近燃点。
这些富有生活质感的情景多半是有文字可考的,当年写字的人一定想不到,日后有一位演员把一些文字才能传递的信息,细微的情绪演绎的那么自然,就好像不是在表演,他即是萧军,萧军即是他,一切都正在真实中发生。
经过短暂在哈尔滨意气风发的日子,二萧先后流亡至青岛、上海、武汉、临汾、西安,在无尽的奔泊中,二萧的爱情陷入困局,后来端木的介入,以至引出一场三角恋,影片也都有丰富的情节来展现。可惜到最后,这对曾经热爱的恋人,还是以分手告终,包括后来的端木蕻良、骆宾基,都再也没能有代替萧军在萧红内心的位置。
可以说,这部刻意一直处于冷静而又极度文学化的电影中,正是汤唯和冯绍峰的表演,让人物活了起来,热了起来,有了爱情片才有的浪漫感受。由两位内地最有文艺气质的演员,出演当年相拥取暖的文坛情侣,真是再恰当不过,汤唯演的萧红,敏感、聪慧,文字如春雨,冯绍峰,直爽,豪迈,文字如刀剑,一柔一刚,小小红军,一段不老的爱情传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