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血缘关系喜剧隆魔篇娱乐 |
等待是一种力量,酝酿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周星驰藏身幕后的《西游降魔篇》在蛇年开端演绎了一个修行者降伏鱼、猪、猴三魔,丢小爱成大爱的故事,喷发式的6天5亿票房说明周星驰的减产或许是件好事,也说明喜剧片若想成功,绝不能太滥俗,不能像孙悟空的毫毛一样大量复制,那些有风格、特色和水准的喜剧才能获得成功。
《西游降魔篇》正是如此,周星驰式的无厘头喜剧手法和夸张有趣的角色形象在华语影坛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大话西游》对对神话人物的后现代解构和时空跨越有了更清晰的故事和声画体现,两者相加形成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观众喜欢,市场自然认可。
看《西游降魔篇》绝不要只看热闹非凡的喜剧,那只是一层皮毛,还要看周星驰在宗教、奇幻,古典文学和娱乐文化之间的自由行走,浑然天成的混搭和调度,才是这部电影的精神所在。
佛语云凡事都有因果,大约18年前的《大话西游》,是周星驰在表演层面与刘镇伟合作,已经开始在“西游”这个题材中提炼全新的娱乐方式,用月光宝盒种下一段情缘,数年前的《功夫》,周星驰更是从台前幕后多个层面发起冲击,一举打通了佛学、武侠和娱乐的经脉,练成了商业电影的如来神掌,而到了《西游降魔篇》,周星驰以导演的身份告别台前,随心所欲的收获,从这个历时长达18年的因果,周星驰就像片中的陈玄奘一样,完成了从形式到内在的修行,降妖伏魔,皈依了大道。
佛家又有三界说,欲界,色界,无色界,大道就是跳出三界,达到常乐我净,《西游降魔篇》用无尽的笑料和最现代的3D电影形式跳开了佛家的三界,不拘泥于规则,又不刻意违背规则,就像片中的老师拿起鸡腿吃,不看手里口里,只看心里,《西游隆魔篇》同样意随心动、不看形式,达到了见魔不是魔的境界,鱼、猪、猴大战降魔师,看的是人心和因果,不是表面的阿弥陀佛,更不是打打杀杀。
小爱和大爱,女的追、男的跑,懵懂无知却又仿佛参透一切的角色,一些被无数次使用过的元素和章节,被《西游降魔篇》反复使用,人生的可笑,可怜,可恨,都变成笑料在银幕上翻飞,原来《儿歌三百首》才是直通真理的真经,无厘头得让人无从辩驳,显现的是真正佛家的大智慧。
和《大话西游》有血缘关系的电影,刘镇伟已经捣捅出两部,在《西游降魔篇》的大智慧和正熟的宇宙观面前都变成了浮云,周星驰才是真正有佛缘的人。
18年的修行,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件说来容易但很难坚持到底,特别是电影进入工业时代,就算能够做到心无旁骛,也难抵御时代的风吹雨大,推尘出新,最明显的是王家卫从《东邪西毒》到《一代宗师》磨的是同一把刀,同样爱得欲语还休,味道却一波三折,许鞍华从《女人四十》到《桃姐》看的是生死常情,放得出离愁却收不回当年的欢歌笑语,周星驰也是如此,对喜剧还是一腔赤忱,可是那一只不管不顾的至尊宝,已随着黄渤的现身变成绝唱,星辰如梭,时光荏苒,电影,原来就是一种怀念的艺术,笑得越欢,怀念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