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纽约客@上海》:转向东方的美国梦

(2012-08-08 14:08:49)
标签:

纽约客

上海

城市

喜剧

娱乐

《纽约客@上海》:转向东方的美国梦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纽约客@上海》就是一部表现外国人在上海看风景的电影。纽约客来上海,就像我们当年蜂拥一个出国梦,纽约、洛杉矶、巴黎、东京,外国的月亮怎么看都圆,但是现在不同了,随着欧洲经济的衰退,世界经济的重心越来越向东方倾斜,喜剧片《纽约客@上海》就把老牌东方经济中心——上海再度搬上银幕,从一次手机技术之争引出关于梦想、爱情和故乡的故事,把典型的好莱坞式“美国梦”改良成“上海梦”,重新演绎了今时今日的大上海,展现出外国人在上海的喜怒哀乐,以及他们对上海这座繁华都市的微妙情感。

《纽约客@上海》的创意之处在于首次把镜头对准了时下正在上海打拼的国际商人,运用细腻且清晰的喜剧故事,讲述了不会说汉语的美籍华裔律师山姆被公司派到上海后经受到的事业打击和情感冲击,重新认识自我并推翻过去重头起步的故事。虽然故事的背景在中国,但无论从节奏架构还是表演风格还是标准的美国手法,精于编排、剧情和人物设置非常严谨。

影片对上海的呈现是多角度的,韩裔偶像丹尼尔饰演的律师山姆、美剧高手伊丽莎饰演的单亲妈妈阿曼达、比尔•帕克斯顿饰演的美国商会会长,阿兰•卢克饰演的亿万豪翁,以及山姆做教师的好友,以相亲为名玩婚外情的法国人,从在呼风唤雨的富豪,到努力向上的中产高富帅,到为生计苦苦打拼的底层职业者,阶层几乎涵盖了当下正在上海生活的所有外国人,他们在光鲜华丽的外表下,都有各自不同压力的困惑,这些形形色色的外国人为什么对上海如此着迷、不舍离去?除了财富的诱惑,当然也有几分情感的依恋或是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些,在《纽约客@上海》中都有适度的表现。

对于中国观众来说,看这样的电影,就像片中的主人公山姆一样,需要有一个接受并重新认知的过程,因为很多笑料和幽默手法,都是由不同的文化差异和观念冲突后形成的,中英文混杂的对白也会影响一些观影感受,但不得不说,影片的喜剧品质是一流的,正是因为从外国人的角度看中国,有时候反而能挖掘一些我们平时不易察觉的幽默和笑点。

上海无疑是中国观众最为熟悉的一个城市,无论是建国前的老经典电影,还是当代以老上海滩或新上海为背景的各种类型、题材的影视作品,都已经把上海的历史和人文描写得细致入微。在林林总总的表现上海的作品中,很多都是从外省人或外来者的视角解构这座城市,包括近年来仍有《夜上海》《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纽约客@上海》的出现,则进一步说明了上海作为一座国际化商业大都市,并不只是中国电影人的专属舞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