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知青》:青春何处不风流

(2012-05-29 18:24:52)
标签:

梁晓声

知青剧

鲁剧

娱乐

《知青》:青春何处不风流


作为一个年代的特有印记,知青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要远远大于后来的文青、愤青等等称谓,从来没有哪一代青年人能够像知青一样成为整个时代的洪流,并在随后的数十年里留下深远而强烈的集体回忆。关于知青,曾上演过太多夹杂着甜蜜与哀伤、冷漠与热情的故事,如果你还年轻,对父辈常常留连感叹的知青年代感到莫名,如果你对《棋王》、《美人草》、《北风那个吹》、《雪色浪漫》这些影视作品有些无从了解,那么45集的鲁剧《知青》可以给你一次全景近身体验知青年代的机会。

名副其实,《知青》讲述的就是知青的故事,故事的主讲人梁晓声本身就是知青一代的代表人物,难得的是梁晓声在做剧本的时候并没有沉醉在个人回忆中,而是尽可能的把所有亲身经历和记录到的人物、事件充分展开,形成一张宏大的故事网络,并根据当下观众的欣赏口味和接受习惯加以专业化的加工和提炼,让《知青》具有了老少咸宜的艺术风格,也因此,该剧在前几集就抓住了观众的心。

从目前已播出的几集来看,《知青》中的角色几乎每一个都很鲜活,特别是北大荒部分,更是人物风格各异特点鲜明,故事悬念迭起亮点多多。赵天亮和周萍的爱情已经隐约有了萌芽,但出身极差的周萍是否能留在兵团?齐勇和孙敬文的私人恩怨背后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极端的吴敏又何时会引爆“斗争”的炸弹?这些悬念都有着大量的空间去编织曲折动人的情节。相比之下,陕北部分的故事悬念不多,但矛盾冲突也不弱,一群不甘随波逐流的青年人,要在贫瘠的土地方扎下自己的根,面对各种约束和压力,他们要以血、汗、智慧、年华甚至是生命为代价向理想前进。

以笔者这样70后的角度来看这部知青剧并无陌生或疏远感,因为青春都是相通的,在娴熟的叙事技巧呈现下,《知青》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性格、所承载的理想和爱情,置于特定的环境中所闪耀出的青春光彩,相信即便是90后观众也是能够感同身受的。有一些细节,例如小黄浦在书包里藏糖被偷走、孙敬文和吴敏争执哈尔滨的地名,以及齐勇和孙敬文的“虐待”游戏,都是富有趣味的,一群来自山南海北的知青集合在一片陌生的土上上,那种互相扶助、互相竞争,彼此戒备又暗暗依赖的心理状态在剧中表现得丝丝入扣。

知青剧很多,可以说《知青》是其中比较特别且优秀的一部,区别在于它很好的结合了全景和私人视角,通过数十个鲜活的人物,通过北大荒建设兵团和陕北农村两个具代表性的知青模式和地域景观,由点到面,从浅至深的展开一幅空前浩大的知青图景,无论是历史的深度还是故事的宽度,《知青》都当得起史诗的定义。

 

《知青》:青春何处不风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