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桃姐》:时光即逝情怀依旧

(2012-03-30 20:43:23)
标签:

桃姐

许鞍华

娱乐

《桃姐》:时光即逝情怀依旧

 

经过威尼斯电影节和金马奖的反复加冕和认证,《桃姐》的艺术成就和表演水准都毋庸置疑,叶德娴、刘德华时隔多年再度合作,在许鞍华的帮助下功力倍增,发挥出教科书般的演技,通过一对香港主仆在面临生死离别时对彼此人生和生命的重新思考,展现出一代港人对美好年代的留恋,给活在当下高节奏商业社会的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情感冲击。

影片的故事节奏非常平稳,一个勤勤恳恳数十年的女仆钟春桃,突然中风倒地,五十岁的主人罗杰开始照料她,以“干儿子”的身份为她的生计奔泊。主仆关系和职责在一夜间被逆转,类似的戏剧冲突并不新鲜,很多亲情题材的好莱坞电影都曾如法炮制。许鞍华的高明之处在于叙事手法质朴无华,能够借助个体的视角阐述出具有普适性的社会伦理观,加上几大主演出神入化的人物塑造,成功自然是水到渠成。

比起许鞍华前几部登上内地大银幕的电影作品,《桃姐》的类型和题材是最文艺的,影片的商业看点几乎全部来自主演兼投资人刘德华于戏里戏外的努力,监制伙同导演欺骗投资人的商业骗术,由身份误会引发的幽默台词,还有包括黄秋生、秦沛、秦海璐在内的明星配角阵容及徐克、洪金宝、宁浩、詹瑞文、罗兰等海量大牌客串,都有效增加了影片的商业看点。以至在某个角度看上去,《桃姐》几乎是许鞍华最商业的一部电影,不过对于许鞍华和电影创作来说,这并非完全好事,而是无奈却又必然的妥协,例如桃姐在罗杰作品的首映式上“邂逅”宁浩的桥段就明显割裂了气氛,庆幸的是类似这样明显的补丁在影片中并不多见。

纵观如流水般隽永的《桃姐》,老人院中的群像表演最具神韵,叶德娴和秦沛带着一大群不知名的老演员演出了老年人从恐惧、慌乱、敌对到渐渐释然并互相安慰的历程,情感丰沛催人泪下。特别是中秋节活动的戏分,直接延续了18年前《女人四十》的经典场景,时光荏苒,情怀依旧,相信很多资深观众都会发出一声深深的感叹。

和《女人四十》、《天水围的日与夜》一脉相承,《桃姐》依然具有强烈的香港精神,并流露出对成长年代的感怀。叶德娴饰演的桃姐只是香港主仆文化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革,像钟春桃这样从一而终的女仆早已不复存在了,而如罗杰这样来内地做生意的高级打工仔,以及他背后的移民家庭还将继续生活,却也都终将老去,直到有像桃姐一样退出现实的舞台,时光转瞬即逝,人潮来来去去,许鞍华和叶德娴为我们保留了其中非常美好的一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