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绝对底线》看黑马电影的绝对要素
标签:
绝对底线何涛郭达小郭涛袁晶娱乐 |
《绝对底线》是一部接地气的类型片,在类型片的取舍方面,《绝对底线》选择了杂糅,算是类型片大综合。此外,如果仅仅满足主旋律要求,《绝对底线》基本上也只能算是一部循规蹈矩的小成本电影。在中国小成本电影已经成为了一个无法忽略的现象,小成本电影也成为了惊喜的代名词。在《绝对底线》中可以看到犯罪、惊悚、喜剧、悬疑、密室推理等等类型片的元素,这些元素在片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另外小人物屠夫和代表着精英意识的教授实际上扮演着中国最具普遍性的两个群体,精英意识和大众意识,两种意识的碰撞也衍生了颇具话题性的社会问题,如冤案,又如教授评职称问题。此外小人物诉求无门也是影片一大看点,一部电影能有着最普遍的社会话题看点就够了,就这点来说《绝对底线》也算是深谙小成本电影对故事内容的要求,但是故事内容对小成本电影来说也只是一道考题,过了这道难题还有林林总总的关卡在等着考核,小成本电影无法在媒体占据更多的优势,只能在档期和宣传攻势上做足话题性。充分利用小成本灵活多变的故事题材,在宣传上注重题材话题性。
在中国一年也就那么几部大制作电影,小成本电影还是占据着绝大部分,小成本电影有着广阔的空间和群众基础,反弹的可能性也大,但是如何在大片林立的夹缝中求存,还是要花一点心思的,这也是绝大部分小成本电影都必须面对的问题,《绝对底线》题材上走的是社会话题性,题材上也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宣传的重点也应退出硝烟弥漫大片必争的一线城市,把重点放在二三线城市,另外南北文化的差距,南方主打阵地战而北方主打游击战,另外国家也出台相关政策向小成本电影倾斜,充分利用政策优惠,采取多项措施来改善小成本电影的发行市场,增加小成本电影的放映渠道。为小成本电影争取更多的放映空间,除了这些,还得注重电影的放映档期。
《绝对底线》于2月3日公映,也是贺岁档尾声,前有《大魔术师》、《逆战》、《大侦探福尔摩斯之诡影游戏》等大片的厮杀,此外《碟中谍四》也接上了贺岁档的末班车,分量重的也只有风格化和类型化都比较强悍的《夺命金》,躲过了大片厮杀的贺岁档,众多小成本电影也开始扎堆上映。档期的选择,对于影片至关重要。如电影《失恋三十三天》,正因为选择了合理的上映档期,才取得了不俗的票房。作为特殊档期上映的唯一爱情片,其高票房成为必然结果。此外,灵活多变的营销也是小成本电影的生存之道,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独特的宣传发行方式,突出影片个性,力求以小搏大。总的来说,小成本电影在有限的条件之内无法进行更多的商业化操作,但是只要选材合理、构思巧妙、宣传独到,小成本电影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