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博有鬼》@所有不明真相的围观者

(2011-10-21 17:53:28)
标签:

微博有鬼

微博

微电影

娱乐

《微博有鬼》@所有不明真相的围观者

 

微文化以惊人的速度扩张、蔓延,我们都看到了微博在文明进程中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可是同时,我们也更通过微博看到了很多阳光下的灰色地带,黑暗甚至荒谬的一面。微博到底是好是坏,那短短的文字背后到底蕴藏着怎样的魔力,能把所有善与恶、美与丑、利与欲交织成一张巨大的网络,这网到底是光明的绿洲,还是污浊的泥沼,我们现在无法盖棺定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关于微博的争议与辨证,将会继续很久很久。

 

号称全球首部微博电影的《微博有鬼》的第一集《目击者》就对微博提出了质疑,并不矛盾,以微博为名、借微博销营,展现的却是微博引发的让人触目惊心的一幕人间惨剧,恰恰反映了制作公司不献媚不流俗的创作立场,设想如果该系列只是一味赞赏、美化微博,势必难以洗清广告片的嫌疑。

从目前已在网络发行的《目击者》和后两部《私信》、《@谁谁》,不难看出《微博有鬼》系列对微文化的思考是多元且客观的,影片的类型风格也是截然不同,分别是广大网友最喜闻乐见的悬疑惊悚,视觉CULT,黑色幽默,用传统影视制作标准拍摄微电影,相比于以前网络上相对粗糙只搏眼球的短片,《微博有鬼》对微电影的发展会有一个很大的促进作用。

 

对于刚刚推出的第一集《目击者》,给观者的印象是极为深刻的,短短的十几分钟,新锐导演吴国勇表现得极为自信,把一个由车祸事件引发的微博事件讲述得阴冷惊恐,人心中隐藏的贪、欲、嫉、恨展示得力透纸背,无论是叙事功力,表演状态,还是画面视听,都达到了接近大银幕电影的水准。

经常看惊悚片的观众都知道,小篇幅叙事其实难度很大,要在短时间内把一宗车祸引发的一系列事件和社会话题快节奏的交待,还要嵌入几个主要人物的个性,并对微博这一社会现象进行相对客观并深入的探讨,这样的影视作品在欧美电影发达地区其实是非常主流的,但是在亚洲,我们似乎只记得《三更》系列有过类似的尝试。

 

《微博有鬼》@所有不明真相的围观者

 

其实关于网络对现代人生活形态的挟持,早在数年前就有《无形杀》做过了,近两年也有类似不同程度反应网络现象的影片,只是没有引起很大的反响,《微博有鬼》系列第一次把镜头对准微博,以更小的篇幅切开“微文化”,给人们看到血淋淋的事实,其警示作用已大过了本身的娱乐价值,就像是一篇@所有微博控、围观者,以及被微博深深影响到生活的人们,《微博有鬼》告诉人们微博的背面更值得关注,微博是一种很好的观察工具,让我们观察到很多社会的隐秘细节,但是我们最好把微博当作所有,跳出微博之外,天然的阳光和空气才是生命之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