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万变不离侠宗

标签:
甄子丹金城武武侠汤唯娱乐 |
看电影之前被传得沸沸扬扬的“科学武侠”误导了,以为这是一部颠覆或叛逆之作,看完以后才明白《武侠》有多么的传统和纯粹,影片运用诸多新的手法、新的结构和新的视角,可是万变不离其宗,和近百年来绝大多数武侠片的主题同出一辙,《武侠》骨子讲的还是侠,而不是表相的官差缉凶或是黑道火拼,无论前半段叛逃者的唐龙隐居边境化名刘金喜取妻生子,后在劫匪行恶里挺身而,还是后半段七十二煞寻到村里杀人放火,唐龙断肩还情与教父生死对决,展现的都是最正宗的侠义精神,而金城武饰演的侦探徐百九在法律与人情之间的纠结,也无非是给这场正邪对战补充了一条说明,武侠世界决定一切的不是法律,而是武功!
侠是《武侠》的灵魂,武是《武侠》的躯壳,影片用大篇幅、微观特技镜头以及反复拆解的方式来表现武功,既给剧情增加了悬念,也给动作戏增加了趣味和新意。实际上影片的动作戏并无实质性的改变,依然甄子丹的招牌戏,标志性的快拳和甄三脚,在其他影片中已经尝试过的屋顶跑酷,还有狭小空间中拳拳到肉的搏杀,都比较写实,效果来看可能是甄子丹近几年来发挥最好的一次。
除了甄子丹,老独臂刀王羽、老打女惠英红在动作戏方面也都有很抢眼的表现。惠英红有点兴奋过头,一边打一边情感绝堤,王羽则用一声惊天怒吼和喜怒无常的神经质式表演把教主演绎得非常阴森可怖。
电影的文戏主要集中在金城武和汤唯身上,金城武的表演看得出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徐百九是一个很有难度和挑战性角色,表面上坚定不移,内心深处则暗藏着对法律和人性的双重怀疑,他伪装的信仰在破案过程中渐渐被推翻,过程既微妙又复杂,这也是《武侠》的精妙所在。
因为执法者、村民、罪犯等身份特征和个性鲜明的角色,《武侠》的视角呈多元化并且富有说服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从执法者徐百久的视角对武侠世界的恩与仇、正与邪进行了重新梳理,从法律角度解构武侠世界的善恶和因果。甄子丹饰演的唐龙曾经是恶人,在改邪归正后遭遇了官府和帮派的双重追杀,从理性来看,徐百久有罪必拿的态度是正确的,可是从人性的角度来看,面对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罪犯也要有适度的宽容,去年的《剑雨》、《新少林寺》都对触及到了这个主题,相比之下,更直接也更深入《武侠》还算比较成功。
《武侠》对于武侠片的改造,其实最大的改变来自对善与恶的探讨,早期的武侠片比较讲究快意恩仇,正义之兵必能斩恶锄奸,《武侠》用徐百九的执法者身份从法律角度提出了置疑,罪犯是不是一定要收进大牢里,恶能不能真正化转为善,徐百九曾经坚定不移的法律信念在曲折离奇的探案过程中被唐龙更加坚定的自我救赎信念渐渐攻克,变得松动、摇摆,最终化为一个理想主义的结局,一如陈可辛在二十多年导演生涯里从未改变的理想主义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