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房不剩防》:但凡现实的都是荒诞的

(2011-03-21 22:53:47)
标签:

娱乐

赵毅

房不剩防

房子

孙达

《房不剩防》:但凡现实的都是荒诞的

 

喜剧太多了,电影院里有看不完的国产喜剧,各种题材和类型,各种穿越和恶搞,这不是国产电影的错,从成本、回报率和可复制性来看,拍喜剧比拍贺岁大片划算多了,性价比惊人。可是相比之下,投资电影怎么也比不过投资房子,房子才是最赚钱的产业,没有之一,而且合法。

房价从五千、一万、两万、三万到更高,相信大家对这个过程记忆犹新,因为仅仅不过是五年左右的事。凑不够的首付款,还不完的房贷,是全体北漂人心里永远的痛,相信再过30年,大家再凑到一起烫上酒聊着天,最有共鸣的话题肯定是房子,一场何其荒诞但又绝对现实的集体记忆,青年导演孙达创作的,就是这样一部电影,情节看起来非常不可思议,但每一个细节的夸张都不比上现实的夸张。没有办法,不是导演不努力,而是这房市的变化太大,大过大多数人的想象力。如果有观众想要试图去戏谑一把每天都在戏谑人的房子问题,不妨去影院买张票,《房不剩防》可以起到这个作用。不要舍不得,因为最贵的一张影票亦不过一个最小的蜗居的万分之一。

既然不能拥有房子,何不去享受调侃房子的喜剧。从《房不剩防》的幕后,导演就把这件想通了,于是他献出了自家住房的一年居住权,尽管只有五十多平,但是在东南二环,你能想象它可以让多少工薪族望尘莫及。
这一场荒诞的喜剧其实是个爱情故事,顺着一对情侣因为无房可栖而阴差阳错走上了卖房自救的道路,展开了几个家庭被房子问题而变得鸡飞狗跳的故事,然后有更多投资者、从业者、购房者的出现,最终集合成一个社会的小缩影,它必须是小的,记得导演曾在一个地方说,“不太信任住大别墅的大导演还能拍现实题材”,我们也不必相信孙达这个只有50米房子的小导演还能拍出人文史诗,《房不剩防》仅仅就那些极度荒谬的卖房佚事就够好玩了。

《房不剩防》的笑点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直奔主题的房子引发的笑料,另一个是人物之间的性格和情感碰撞的笑料,公允的来说,两方面都很成功,只是前者比较新颖,而后者仍然是常规手法。举例来说,赵毅饰演的英铭从连租房都困难的失业者无意中混进房地产行业后的故事给人印象深刻,那一处处破旧、拥挤只具备基本睡眠功的房子接连卖出,形形色色的买房者,他们的心态和生活状态以及背后的人生百味,配以笑料呈现给观众,堪称现实主义题材喜剧中精品。

相对的,赵毅和李念的爱情戏就不甚精彩了,格式比较大路化之外,或许把感情寄托在“房子”上,本身就是一种给观众添堵的行为,不值得提倡。如果在这方面更夸张一点,更荒诞一点,相信会是完全另一番境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