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黑天鹅》:入戏太深

(2011-01-24 15:27:00)
标签:

娜塔莉波特曼

《天鹅湖》

黑天鹅

白天鹅

娱乐

《黑天鹅》:入戏太深

 

自古江河两条船,一条为名,一条为利。在追逐名利的道路上,有人为了自己梦想鞠躬尽瘁。《黑天鹅》的主人公就是一个为了名利追求而走向极端的典型,用中国武侠小说里的一句时髦话就是走火入魔。电影很巧妙的把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剧情融入到电影故事当中,给人一种人生入戏的感觉,这就是入戏太深的后果。

对于一部关于人格分裂的电影,片中其实在处理这方面内容之时显得很老套,而且电影伊始就让人基本能猜得出主人公那脆弱的精神状态后果肯定严重,而不像《禁闭岛》或《搏击俱乐部》那样直到结尾才发现一切都是一场分裂秀。本片从开场就挑明再走分裂出一个黑暗的自我那种路线,在亦幻亦真的世界中,逐渐走向另一个极端。本片这种做法实际在悬念设置方面略有不足,但优点在于能跟随主人公的脚步一起进入到那个真真假假的世界中,几乎每出现一幕场景和情节都会让观众去猜想是否又落入了分裂者的幻影之中。

电影以气氛和故事取胜,但是影片并没有靠着诡异的配乐、高潮迭起的事件,峰回路转的情节来吸引眼球,本片以四平八稳的叙事方式,其中穿插了变换莫测的情节,用顺其自然的语调缓慢的讲述着这个毛骨悚然的故事。另外,本片的摄影相当出色,大量的镜中影像,其分裂人格在镜中的体现,层层的叠加,而镜中那诡异的身影,不禁让人想起了杜琪峰的《神探》结尾处散落的镜片。本片没有使用恐怖片惯用的光鲜色彩和闪回的旧化处理等时髦手段,通篇以一种略带昏黄的斑驳之色巧妙构成,随着剧情的深入,电影的色彩变得越来越黑暗,与本片名称《黑天鹅》交相呼应。

《天鹅湖》中公主奥杰塔在天鹅湖畔被恶魔变成了白天鹅。王子齐格费里德游天鹅湖,深深爱恋奥杰塔。王子挑选新娘之夜,恶魔让他的女儿黑天鹅伪装成奥杰塔以欺骗王子的感情,最终的导致白天鹅自杀。笔者没有看过芭蕾舞《天鹅湖》,只记得原剧中结尾幸福美满,黑天鹅未能得逞。不过片中摇身一变的悲剧性结尾也很贴切的搭配的电影的主题。主人公妮娜其实原本清纯善良,未经世事,而且母亲的束缚式关爱也对她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片中妮娜在舞台上一人分饰两角,而在现实中又饱受另一个人格的冲击,红肿的背伤就是内心的黑暗人格不断涌出的后果,天真的主角为了入戏,在舞蹈老师和同伴的影响之下,最终使白天鹅蜕变成黑天鹅,妮娜也最终没有逃离极端的后果。

 

《黑天鹅》:入戏太深

 

不得不提的就是文森特·卡索饰演的我那个舞蹈教师,这里又提到镜中影像,其出场是以镜中投影开始的,而且镜中扭曲的影像也把这个人物勾勒清晰。这是一个让人琢磨不透的人物,一步一步教导妮娜入戏,如何演好黑天鹅,个人认为此人在剧中应该属于那种反面角色,但其对妮娜的谆谆教导也是有目共睹的,所以电影始终没有透露这个人物的定位,只能用镜中的扭曲形象来形容。而妮娜在镜中大量的影像则出现在夜晚,也就减言的借代了这个人物另一个黑暗人格。电影悄然无声的进入到了主题,在幻象与现实之间来回游走,没有观众能分得清哪一幕是真实哪一幕是假象,但唯一能肯定的是,电影随着剧情的发展,越往结尾处越让人坐立不安,压抑的气氛、妮娜不断扩大的背伤,同伴与舞蹈教师令人琢磨不透的内心,忽隐忽现,伴随着主人公逐渐走向歇斯底里。电影的结尾优美至极,黑白天鹅的美妙的舞姿折服大众,但此时观众却早已冷汗迭出。文/梦见乌鸦

 

《黑天鹅》:入戏太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