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人》:暴力是港片的第一生产力
标签:
线人桂纶镁谢霆锋阿弟林超贤港片暴力 |
港片电影能有曾经的繁荣,不仅是因为功夫和情色很发达,还有香港市的井文化,以及暴力元素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随着香港电影越来越多的嫁接给内地市场,能够真正展现香港精神和文化风格的港片已经成为濒危物种,难得的是仍有一群不肯妥协的影人在苦苦坚持,如许鞍华、邱礼涛,以及刚刚炮制了《线人》的林超贤,且不论好坏,他们用作品为老派港片保存住了一脉香火,气节难得可贵。《线人》最大的贡献就是再现了80年香港警匪片黄金年代的原始风貌,并将其比较成功的推向内地观众。
按照当下非常流行的类型片模式,警匪片大多是正邪双方的智谋竞赛,色彩鲜明的猫鼠对抗。《线人》却非常大胆的没有向大众品味低头,而是采用了近似《龙虎风云》和林超贤早期作品《野兽刑警》的灰冷色调,以线人细鬼为核心人物,描写了警、匪、线人三方之间因为背叛、利益、情感形成的复杂关系,展现了江湖边缘人的艰险和无助。
简单的说,《线人》演绎的就是一场背叛者的命运悲剧,主题并不复杂但表现深刻。作为影片中的三位核心人物,谢霆锋饰演的细鬼、张家辉饰演的警察李沧东、以及桂纶镁饰演的女匪阿弟,同样扮演着背叛者和被背叛者的双重身份。影片用连续不断的犯罪、暴力、追逐来为这些“背叛者”制造危机四伏、命悬一线的紧迫感。大量狭窄、破败、阴冷的空间运用为影片制造了很多精彩场面,尤其是线人细鬼和女匪阿弟在杂乱的市场中逃亡、匪帮在抢劫金店后在仓库中火并,以及最后的教室大逃杀等几场戏,铁笼一样的环境让写实风格的打斗戏产生了更加强烈的血腥味,同时也非常形象地折射出人物如同白鼠般被操控并猎杀的宿命。
比起林超贤的前两部作品《证人》和《火龙对决》,《线人》在人物塑造和叙事手法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好角色成就好演员。谢霆锋的个性演技因强烈的悲剧色彩而异常耀眼,凭《证人》勇夺金像影帝的张家辉同样不辱使命,塑造出一个内心极度纠结的警察,桂纶镁首次尝试女匪角色,形象突破让人刮目相看,在配角方面,廖启智最为出色,内地明星陆毅则没能展现出一个匪首应有的剽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