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影评《天狗》眼泪孔氏 |
在人类存在的大部份时代里,男人的责任就是战斗,英雄就是那些在血雨腥风后依然屹立不摇的男人。
很多电影都只能拍出英雄的战绩和武功,却无法真正触碰到他们的内心世界,那些豪迈中也有敏感、伤感甚至偏执的热血地带。近年来银幕上的英雄人物多半沉浮于儿女情长,矫情做作的程度不堪入目,直到这部《天狗》,戚健导演的《天狗》摒弃了所有浮华的修饰,用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护林英雄李天狗感动了影迷。
《天狗》很写实,不刻意不夸张,所有角色和场景都力求真实自然,却并不平谈,故事巧妙地以枪声开始,根据李天狗的日记以及局长查案的过程,设置两条故事线层层剥开战斗英雄变成“杀人犯”的迷团。英雄登场便有好戏,李天狗退伍后携妻带子入山村护林,村长以下列队欢迎,敬大碗酒,献山中歌,欢快的镜头中却暗暗升起几分山雨欲来的气氛,紧紧扣住了观众的心。此后,影片就从未冷场过,拒收村民的礼物,孔氏恶霸摆下鸿门宴,挖井取水,直到英雄在生死关头连毙三凶,直教人荡气回肠。
精彩的故事源自家喻户晓的原著小说,编剧把文字生成的震撼一分不减地搬到银幕上,结构紧凑的剧情再加上富大龙对“英雄杀手”的精彩演绎,催生出巨大的感染力,李天狗的性格到底是怎样的呢?总结只有两个字:多情!
李天狗不同于当代娱乐电影中的那些酷面小生,他的情感世界是极为丰满的,他对妻子、孩子、村民、战友以及对国家、山林和自然都怀有深深的感情。试想如果李天狗只是凭着正义感和仇恨与孔氏兄弟进行斗争,人物将会变得何等苍白。
银幕上的人物需要不断的情绪变化才能产生感染力,《天狗》好在主人公不是天生的英雄,他的身体和心理都有缺点,所以成为英雄的过程格外艰苦,所以其中的三场哭戏越发能够激起观众的共鸣,再所以说,影片的点睛之物名副其实:眼泪!
男儿有泪不轻弹,何况英雄呢?眼泪不但没有减少影片的雄性气质,相反,还使影片因此变得更加悲壮:第一次流泪是李天狗去孔家赴宴,孔氏兄弟劝导、诱惑,李天狗痛陈前线战斗时的故事;第二次流泪是孔氏兄弟把死羊塞在李天狗挖的井坑里,李天狗发出一阵哀嚎;第三次流泪是老婆桃花回城前,李天狗含泪扬手给了桃花一记耳光,难得一见的清脆利落。
李天狗平稳朴素的性格在这三次流泪时变得无比奔放,情感喷涌而出势不可挡,营造出感天动地的气氛,才把英雄的故事推上了高潮。
李天狗三次痛哭的原因、方式、特点各有千秋,赞赏影片创作者在这三场戏方面的精心设计,前两次还稍有刻意的成分,第三次就近乎完美了,李天狗决心与孔氏兄弟死缠到底,回家打了桃花,然后站在门口看妻儿远去,挂着泪的脸上展出一个笑容,泪中带笑,恰如风雨中的彩虹,因为仅有一次,所以显得格外灿烂。
英雄的故事总是很难令人感动,太多时候,人们都觉得英雄只是一个遥远的概念,是刀光剑影中的英俊武士。与观赏价值相比,《天狗》更大的意义就是证明了英雄可以这样拍,可以偏执、可以残缺、可以掉眼泪,可以用一个傻傻的信念打动观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