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诽谤与侮辱绝不是批评

(2016-07-01 17:17:08)

诽谤与侮辱绝不是批评

——柴会群的法庭陈述

      

      被告中国医师协会所在意的不是事实、不是真相。而是媒体的报道是否符合他们的口味。他们不是不想让记者说话,而是不想让记者讲真话!尤其是触及他们利益的真话!被告中国医师协会对我投诉并付诸媒体炒作的根本原因,就是想以此对抗舆论监督、掩盖医疗腐败。

 

本案的被告共有三个。其中第一被告是中国医师协会;第二被告是中国医师协会法律事务部主任、华卫律师事务所律师邓利强;第三被告是王志安。把王志安列为被告之一,是因为中国医师协会官方网站刊载的三篇涉案文章中,有两篇署名“王志安”,《著作权法》规定,除非有相反证据,署名作者就是作者。

在打这场官司之前,我被本案第二被告邓利强在媒体上描述成一个“混淆是非、歪曲真相、恶意撕裂医患关系”的记者,而且“长此以往、乐此不疲”。通过三次庭审,我相信在座诸位可以做出一个基本的判断,那就是究竟谁在“混淆是非、歪曲真相”,究竟谁在“恶意撕裂医患关系”。

作为一名记者,我欢迎对我的报道做基于事实的新闻业务批评。我认为健康的批评有利于我个人业务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整个新闻行业的发展。但是,业务批评绝不等于侮辱诽谤,绝不等于以报道失实为借口打压舆论监督。某种意义上,我打这场官司就是为了表明,在健康的批评与恶意的诽谤之间,有一条法律可以划定的界线。

本案的焦点,是被告的几篇涉案文章或报道中的言论是否对我构成侵权,而被告一直试图让法庭审理我署名的几篇新闻报道是否失实。这是在故意转移焦点,在法律上完全站不住脚。本案中,被告对于我署名的几篇新闻报道而言,只是普通的读者。我没有向他们举证证明我的报道真实的义务。我不需要自证清白。这一点必须明确。不过,这并不代表我和我的律师回避报道真实性问题。对于被告提供的指控我的几篇报道所谓失实的证据,我们提供了大量反驳证据予以驳斥。

被告一直声称我的报道失实。但是,他们却用谎言发起指控。被告找的绵阳市人民医院的两名证人当庭撒谎。证人姚某当庭虚构说,曾经在接受我采访时指出我的报道哪些地方不属实;虚构说我曾经问其2004年绵阳市人民医院的绩效分配方案;虚构说曾跟我提起公推直选等等。我向法庭提供的采访录音充份证明,姚某所说的这些内容都是子虚乌有,完全是对我的栽赃陷害。姚某的行为已经涉嫌做伪证。证人李某某向法庭撒谎,声称在2010年,他看了我的报道之后,在某个会上见过绵阳市人民医院的彩超供应商,对方声称该设备价格合理,试图为该设备的价格辩护。但他忘了,我关于绵阳市人民医院发表的第一篇报道是在2013年。他的谎言被法庭当庭戳穿。

更严重的是,被告向法庭提供的试图证明彩超合法的医疗器械注册证以及配套的注册登记表,竟然是伪造的。目前为止,被告就同一台设备已经提供了四个不同的医疗器械注册证,其中一个已经证明纯属伪造。我认为,随着这个伪造的医疗器械注册证以及伪造注册登记表的出现,该案的性质已经发生变化,说明这起名誉侵权案已经不再单纯是一起民事案件,而是演变成一桩刑事案件。其背后,很可能涉及大面积的以贪占汶川地震灾后援建款为特征的医疗腐败。请法院将该条线索和姚某涉嫌伪证案一并移交公安机关,查明背后真相。

如果追根溯源的话,引发今天这场诉讼的,是2014年我写的揭露“南京护士被打瘫痪事件”真相的报道。报道中就涉及到今天的被告中国医师协会。在报道发表4天后,中国医师协会官方网站发再次发表署名王志安的针对我的人身攻击文章。报道发表后第5天,被告中国医师协会就公开声称将向中国记协投诉我本人。四个月之后,被告中国医师协会利用跟我毫不相干的湖南产妇死亡事件,正式向中国记协投诉我。同时通过媒体对此炒作。而在投诉我之前,被告中国医师协会甚至没有对的报道事实做基本的调查核实。一直到我起诉它之后,中国医师协会才搜集我报道失实的证据。

通过庭审大家也看到,在三名被告所列举的关于我写的所谓失实报道中,恰恰没有我关于南京护士的报道。实际上,所谓“南京护士被打瘫痪事件”,相关报道的确出了不少问题。而且催生了严重后果。患者的母亲被错误地刑事拘留,患者的父亲也受到牵连。但是,对于这条真正存在问题的新闻,中国医师协会不仅没有追究,相反还推波助澜,并最终将矛头对准了我这个说出真相的记者。这足以说明,被告中国医师协会所在意的不是事实、不是真相。而是媒体的报道是否符合他们的口味。他们不是不想让记者说话,而是不想让记者讲真话!尤其是触及他们利益的真话!被告中国医师协会对我投诉并付诸媒体炒作的根本原因,就是想以此对抗舆论监督、掩盖医疗腐败。

因为我写过一些医疗监督报道,三名被告就给我扣上一顶“撕裂医患关系”的帽子。我必须声明这不是事实。事实是,我一直试图通过忠于事实真相的报道,来反映中国医疗行业的现状,并以此推动国家革除医疗行业的积弊。我认为,正如病人生病需要医生一样,一个生病的医疗卫生行业同样也需要舆论监督。中国的医疗行业不能没有监督的力量,不能没有批评的声音。

最后,我要说,为了今天这场就场诉讼,我付出了巨大代价。但我从没有想过退缩。支持我打这场官司的,是一名新闻人维护自己职业尊严的决心,是对中国法治进步的渴望和信心!谢谢法庭。

(因时间所限,未能当庭全部宣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