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创收”院长

(2014-02-21 17:59:48)

 

“创收”院长

 

    兰越峰与王彦铭之间的矛盾并非个人恩怨。某种意义上,它是中国公立医院一心追求经济利益的院长阶层与试图守住公益底线、拒绝彻底沦落的医生之间的冲突。

 

南方周末记者 柴会群 发自四川绵阳

 

“统一口径”

 

    1月13日,央视报道“走廊医生”兰越峰4天之后,绵阳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绵阳市医”)院长王彦铭被绵阳市有关部门带走。

    5天之后,绵阳官方对外发布消息:王因涉嫌违纪,正接受组织调查。

    这意味着在与兰越峰长达5年的“战斗”中,院长王彦铭意外的成为输家。

    有传闻称,在被调查期间,王曾因发疾病曾送医院急救。据兰越峰介绍,王彦铭一直患有高血压,在坐走廊期间,她几次找王“讨说法”,王皆满头大汗,有时不得时当场吃药。

    1月19日,王彦铭曾被押送回医院,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出现在工作了23年的绵阳市医。有目击者说,王当时已完全崩溃,“人瘦了一圈,变形了”。

    与王彦铭一起接受调查的,还有绵阳市医设备科科长吴海涛。这意味着王落马或与设备回扣有关。南方周末报道之后,就兰越峰反映的王彦铭在彩超采购中涉嫌腐败问题,绵阳市涪城区新闻办曾回应称“采购的设备配置符合招标要求,未发现采购程序有违规问题”。

    王彦铭被传还涉及人事腐败。在其担任院长的5年中,绵阳市医大规模进人,全院职工由原来的600多人增至千余人。

    2013年5月,南方周末率先报道了兰越峰事件(详见南方周末2013年5月30日《疯子医生》),之后有多家媒体者陆续跟进报道,绵阳官方曾数次组织调查,但直到央视报道引起中央领导关注之前,王彦铭一直安然无恙。

    在宣布王彦铭接受调查的同时,绵阳市涪城区还于同一天公布了兰越峰事件的“初步调查报告”。结论是:未发现绵阳市医存在“医疗乱象”。

    一边是院长王彦铭接受调查,一边是举报者兰越峰反映的问题被否定。这两条消息刊登在1月19日《绵阳晚报》的同一版面上。南方周末记者注意到,两篇稿件中均未有记者署名。

    1月19日晚,绵阳市涪城区委召开会议。区委组织部长张伟称,涪区区委对绵阳市医的工作仍是“肯定的”,要求医院干部“放下包袱,大胆工作”,并强调“统一思想、统一口径,决不允许擅自对外”。

 

“如火如‘茶’”

 

    就在落马前不到一个月,王彦铭刚刚率领全院职工迎来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三级乙等医院评审。该项活动曾被纳入绵阳市卫生十二五规划。如能通过,绵阳市医的多数医疗收费项目价格将可上浮5%~10%。绵阳市主管卫生的副市长、市卫生局局长、涪城区区委书记、区长、宣传部长等一干官员均出现在评审现场。

    为了迎接这次评审,绵阳市医大兴土木,“从天上到地下”重新修整一遍,就连刚买五年的病床也全部更换一遍。不过,南方周末获悉,疑因兰越峰事件被央视曝光,绵阳市医的三乙评审未能通过。

    现年52岁的王彦铭出身贫寒,其生父早年去世,据说高考时因为没有路费,王曾手抓着拖拉机拖斗进城考试,但还是未能考取大学。在一位老师指点下,他远赴河南,当了一名铁道兵。

    绵阳市医提供给南方周末记者的人事档案资料表明,王彦铭于1991年从铁道部十五局电务处职工医院(地处河南洛阳)调入绵阳市医。他的调动被认为“很不正常”。按常理,王彦铭应调回原籍四川省苍溪县(不属于绵阳地区),然而他不仅设法调入绵阳市医,还将原本在外地工作的妻子也调入该院。

    绵阳市医外科退休医生李盛(化名)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王彦铭进医院后分到外科,当时没有任何基础,甚至连最基本的打结也不会,一直到去重庆进修后才好一些。不过王那时非常谦虚,也很努力,业务上进步比较快。

    因业务差,王彦明在绵阳市医曾备受冷眼,而他的优势在于情商高,做事能放下身段。在当院领导之前,他待人接物总显得毕恭毕敬,动辙九十度鞠躬。比王晚两年调入绵阳市医的兰越峰说,尽管年龄比她大,但很长一阵,王彦明对其一直以“二嫂”相称。

    李盛说,兰越峰与王彦铭两人关系原本相当好,两家人以前经常一直出去玩。兰后来被王彦铭搞成这样,大家都很意外。不过,他也表示,兰越峰的一些做法,确实不被大家认可,不能说只有王彦铭个人要整兰越峰。李盛认为,即使在王彦铭倒台之后,医院大部分职工仍不会支持兰越峰

    王彦铭升任院长的过程颇为曲折。据知情人士透露,那届院长由竞聘产生,与王竞争的两名候选人,无论学历、能力皆胜过王,其中一位便是现在主持绵阳市医工作的区卫生局副局长林兮。在正式结果出来前,绵阳市医内部有人放风称林兮将担任院长,并称林上任后要时任中层全部拿下,任用自己人,王彦铭上台,大家可以一起干到退休。于是,当时的中层干部联合抵制林兮,最终导致王彦铭胜出。

    文化素养始终是困扰王彦铭的一个短板。在院长任上,面向全院职工讲话时,王曾几次将“如火如荼”读成“如火如茶”,台下职工起哄鼓掌,王彦铭不明就里,还点头示意说“谢谢”。绵阳市医党办主任姚雨承认,当时听到王这么讲后感到“丢死人了”,但为了维护领导自尊,下面人也没有当面挑明。“再写材料时,就会特别注意,尽量避免使用一些生辟字眼。”

 

创收:三年翻了一番

 

    2008年10月,王彦铭夙愿得偿,成为绵阳市医新一任院长。但他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绵阳市医本是一所二级甲等县级公立医院,比绵阳最大的市中心医院(三甲医院)低一个级别。如大多县级医院一样,因为病人多被大医院吸引,在医疗市场放开之后,与中心医院等“老大哥”相比,绵阳市医的日子一直不算好过。按照绵阳市医纪委书记谢一民的说法,直到目前,因为职工待遇偏低,还“有点留不住人”,

    创收是摆在王彦铭面前的首要任务。在王彦铭的前任担任院长期间,绵阳市医的业务收入年均增长在10%左右,2008年达到9600万元。而王彦铭上任之初,各种资源已开发殆尽,绵阳市医的创收面临瓶颈。由于缺乏病人,有的科室甚至靠跟医院借钱给医生发绩效工资(奖金)。根据兰越峰的说法,王彦铭靠加大“联动”力度,一下把全院救活。

    所谓“联动”,是指将医务人员的收入与对病人的收费挂钩,这一做法被原卫生部明令禁止。

    兰越峰说,由于实施“联动”政策,绵阳市医的“过度医疗”愈演愈烈,甚至给本不该做手术的病人做手术。她与王彦铭的矛盾,正是在这背景下激化。

    涪城区关于兰越峰事件的“初步调查报告”中,委婉承认绵阳市医存在“过度医疗”,但强调“医疗收入增长与过度医疗问题不具有密切关联性”。

    不过,调查报告中也提到,十年来,绵阳市医的门诊人均费用和住院人均费用均增长一倍以上。在医院管理专家、广州军区联勤部原研究员阎惠中看来,这一事实已经很能说明问题,“十来年国家多次降低药品价格和检查费价格,但病人均次看病费用却增长这么快,说与‘过度医疗’关系不大,那么与什么关系大?”

    兰越峰说,因过度医疗,她作为超生科医生,经常面临讲医德还是讲利益的冲突。为此,她曾多次找王彦铭劝诫,但王彦铭反问她:(不搞过度医疗,)你吃啥?

    在王彦铭任院长后的次年(2009年),绵阳市医的收入一举突破1.2亿,比上年增长32%。不过,王彦铭对此并不满足,在2009年建国五十周年的讲话中,他提到医院业务及收入指标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上升,但是“病人增长与收入增长比例不协调的问题比较明显”。

    从2010年到2012年,绵阳市医的收入继续猛增,达到2.4亿,三年翻了一番。而在王彦铭任期内,也被认为是绵阳市医历史上医患矛盾最突出的阶段。“(医院里)三天两头摆花圈。”

    王彦铭当选绵阳市医院长时,恰逢“5·12”汶川地震发生之后。在地震中受损并不严重的绵阳市医,却因灾后重建迎来机遇。

    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和兄弟医院一样,绵阳市医争取到巨额的援建资金。其中仅澳门特区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的援建资金就超过5000万元,分别用于建设“绵阳市妇产科中心”和“涪城区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争取援建资金的过程颇为不易,王彦铭曾向一名记者透露:在其上任后,援建项目已经过了“窗口期”。他和区卫生局领导专程赴成都、北京,才争取到援建项目,非常辛苦。该记者告诉南方周末,说到动情之处,王甚至还流下了眼泪。

    然而,对这笔灾后援建款的使用,在绵阳市医却引发争议。比如,在建“残疾人康复中心”时,据说为了符合香港方面的规划要求,绵阳市医不惜将质量完好、正常使用的本院一座家属楼拆掉。为此仅赔偿员工一项就花去医院2000多万元,而这个项目的援建款总共不过1200万。

    此外,职工对两个援建项目的建设质量也议论纷纷。比如因出现墙体渗水等问题多次返工。去年在回应南方周末的报道时,涪城区新闻办承认确有“工程变更”、“增加了部分工程量”。

    有内部知情人士告知南方周末记者,这两座楼盖完之后,王彦铭害怕出事,为了排解内心惶恐,特意让人在楼顶上安了两个石狮子,用以“镇邪”。

    在绵阳市医的“残疾人康复中心”和“妇产科中心”两座援建楼上,南方周末记者果然发现了两个材质颇好的石狮子,各有半米多高。由于放在楼顶边角位置,很难被人发现。即使是绵阳市医的职工,对此事也多一无所知。

 

对付兰越峰要“讲策略”

 

    在一位前中层干部看来,把兰越峰“整垮”,一直是绵阳市医几任院领导的愿望,这项任务最终落到王彦铭头上。兰越峰承认,为了争取“应有权益”,她跟绵阳市医三任院长皆发生过冲突。

    2003年4月,时任绵阳市医院长刘敦永以兰越峰“煸动科室罢工”为由,突然宣布免去其超声科主任职务。被激怒的兰越峰冲到超声室,将几个超声探头取走存放在某超市。在她看来,这是院长搞“腐败”的物证。医院当时曾报案,兰差点被抓。在多方斡旋下,院长刘敦永最终妥协,兰反成为赢家,不仅未被追究刑事责任,超声科主任职务也得以恢复。

    在一位知情人士看来,出现这一怪异结果,主要是因为刘院长心理素质太差,被兰越峰吓倒了,而王彦铭心理素质更好,决心也大。该人士透露,因为当时对兰越峰的一些有损医院利益的做法不满,她曾找到王,问为什么不处理。王表示要“讲策略”。

    据绵阳市医内部人士透露,为了搜集证据,王彦铭特意让医院花9000元买了一个红外线摄像机,安排人随时准备拍摄兰越峰的不当言行。

    2012年2月,在王彦铭主导下,绵阳市医对兰越峰施以最重的处罚之一:待岗。理由是兰越峰“擅自离岗,长期多次无故拒绝诊治病人……在患者中影响极坏”。

    根据涪城区关于兰越峰事件的“初步调查报告”,绵阳市医对兰越峰“待岗”处理符合绵阳市医的《员工手册》规定。然而南方周末记者发现,该手册明确规定,拒绝诊治病人的处以50元的罚款,擅离职守者处以罚款100元。只有连续旷工十天方可处以待岗。而在被处以待岗之前,兰越峰并未旷工。

    在一次针对兰越峰问题的医院内部会议上,在时任绵阳市医纪委书记李永平提出,根据绵阳市卫生局一位领导的意见,是否可以对兰进行精神病鉴定。如果确认,可以吊销其执业资格。但王彦铭对此提议未予支持,仅表示“要了解(精神鉴定的)方法、程序、结果,但一般不要这么做。”

    在医院宣布兰越峰“待岗”之后,曾有十几名“治安员”驻守在超声科楼层。一名保安透露,他们得到的指示是:兰越峰无论进入超声科哪个科室,都要将其拖出来。此外,每当文明创建、二甲复评等大事来临,兰越峰多被“治安员”监视、跟踪,以防其“捣乱”。

 

逆转

 

    多名绵阳市医医务人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将兰越峰整成“兰疯子”之后,王彦铭在医院的“威信”迅速提高,以前偶尔不听话的科主任也都“老实”了。

    绵阳市医一位退休的前医务科长为此深感欣慰,感叹说总算有人拿兰越峰“有法”了。绵阳市医工会主席王清华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在处理兰越峰的问题上,医院领导班子常被职工埋怨“软弱无力”。

    不过,绵阳市卫生系统有关领导却开始担心。南方周末记者获悉,在得知兰越峰坐走廊一事被媒体曝光之后,绵阳市卫生局主要领导曾要求王彦铭“妥善处理”此事。但王彦铭不听。

    绵阳市医某外科主任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王彦铭出事前一个月左右,他和两名科主任曾经邀请王彦铭喝茶,劝其处理好兰越峰的事。“我对他说,这事搞不好你可能下课。”

    李盛认为,王的做法其实对他本人也很不利。在上级看来,不管怎样,让一个中干坐在走廊上,至少说明一名王作为院领导的执政能力有问题。不过,王此时已经听不进劝。“他太自信,‘小农意识’太强,以为‘围’了几个区领导,就可以为所欲为。”

     2010年,涪城区卫生局曾就兰越峰反映的问题组织调查,结论不仅对兰的举报全部驳回,而且认为绵阳市医“新一届领导班子各项工作开展得卓有成效” 。

    绵阳市医的一份内部会议记录显示,在处理兰越峰问题时,王彦铭也曾试图借助上级领导。他在会上要求就兰越峰事件“向上级机关汇报”,因为“上级机关在处理社会问题方面信息量大些”。

    不过,他的愿望未能完全实现。有知情者透露,王彦铭本来想先将兰越峰处以“待岗”,之后再以“拒不服从待岗”为由视为“旷工”,最后以“旷工”为由除名。但是,由于兰越峰坐走廊,涪城区卫生局认为不宜视为旷工。。

    王彦铭因此遇挫,而形势也在悄悄逆转。在兰越峰成为“走廊医生”、特别是引起媒体关注之后,这场战争已经脱离了王彦铭的控制。

    “但他这时候已经骑虎难下,如果再让兰越峰复职,那么他在医院就更没有威信,说话再没人听了。”绵阳市医一内部人士分析道。

    最终,在兰越峰坐走廊680余天之后,正带领绵阳市医“创造历史”的王彦铭,突然倒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众叛亲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