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012年11月13日上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发生刺医事件,一护士长死亡,另有四人受伤。安医血案至今真相不明,引来人们的猜测、遐想,笔者也重拾记忆的碎片,我们那个年代,也曾有护士死亡,不同的是不是被患者所杀,而是为患者而死……
白衣天使
科里护士小苗,皮肤白净,柳眉细眼,扎两小辫,平日里内向少言,看到她总不免心生爱怜;谁能料到,这样一个文弱女孩,竟有惊天之举!在她新婚旅途中,华山遇险,为了抢救伤者她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完成了对南丁格尔精神的承诺……
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那时的护士真不负白衣天使的称谓,不仅仅是因为她们穿戴洁白的衣帽,有着灿烂的微笑、得体的举止和温柔的抚慰,更是因为她们的敬业精神和天使般善良的心。那个年代,没有护工和家属陪床,重危患者的护理,从辱疮按摩到喂食排便再到洗漱更衣……所有的所有全都由护士承担;那个年代,没有红包和奖金,护士们任劳任怨的付出;那个年代,没有富豪权贵,遇上非常贫困的患者,当班护士会与经治医生心照不宣,配合默契,从治疗、护理到出院结帐尽可能的为患者省钱,若遇病重无钱留医者,护士们会不图回报与医生结伴骑车到患者家中,为其打针送药;有时天使们泛滥的爱竟顾不上常规,跟着良心走,笔者也曾为此不开医嘱,为贫困的心衰患者送上氧气……就这样护士们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中,迎得了患者的尊重、理解和信任。那个年代,融洽、良好的护患关系应属常态;否则,医改前数十年在全国范围内怎就从未听说过一起杀护(医)案?你想面对这些可爱的天使,又有谁会举刀?
尸体护理
最令笔者难忘的是天使们送患者上路;死亡是人生旅途的终点站,无人可幸免,患者死亡后护理包括尸体护理和丧亲者护理;尸体护理是对人整体护理的继续,是护理基本技术操作规程的最后环节,要求尊重死者,安慰家属使亡者安息,家属安慰。它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和崇高的护理职业道德,是护士不可推卸的责任。在临床工作的20多年,笔者曾无数次目睹尸体护理,每一次都感动于天使的平凡和伟大,每一次都融化在天使的爱中;无论死者是平民百姓还是政府官员,是普通士兵还是军中将帅,天使们都像待家人一样送他们最后一程。她们先是安抚、劝慰家属暂离病房;为避免刺激病友,维护死者隐私,她们会用屏风遮挡,用被单遮盖尸体;为避免面部瘀血或胃内容物流出,她们会在死者头下置一软枕;接着她们会为每一位死者端上温水,为其洗脸擦身;为避免液体外溢,她们会用药棉仔细地填塞死者的耳、鼻、口、肛门及阴道(女性);然后她们会为死者穿上新衣、梳理头发;对女性死者,她们会用棉签蘸上红药水点缀其苍白的双唇,再将红药水淡淡地涂抹死者的脸颊;最后她们将家属请进病室,看到自己的亲人干净、整洁宛若睡梦中人,丧亲者得到极大的安慰,此时此刻生者与逝者同步感受到来自人间天使的大爱!
记忆的画面重回2011年11月18日,母亲的突然去世,让家人无法接受,恍若跌入万丈深渊,每一个人都感到撕心裂肺、肝肠寸断!当我们看到没有护士为母亲做尸体护理,一夜的抢救,母亲原本整洁的头发,变得干枯、杂乱,偌大一个CCU病房,面对十几个病友,母亲身体裸露,没有床单遮盖,没有屏风遮挡!没有一位护士停住脚步,没有一位护士道声安慰,我们就像无色的空气,路边的野草,那一刻我们与母亲同步感受到来自地狱的寒冷,那里没有对亡灵的敬畏,没有对生者的抚慰,白衣如同幽灵在四周飘荡……我们的医院何时变得如此冷漠,如此无情?我们的白衣何时变得如此心冷,如此心硬?试问全世界护士都在履行的职责你们为何随意放弃?
结语:
1910
年的一个夜晚,90
岁的南丁格尔在睡梦中安然长逝。为了永远纪念她,国际护士协会和国际红十字会,把她的诞生日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今年的5月12日,全世界迎来了国际护士节百岁生日,100年的今天,南丁格尔留下的世纪名言依然回荡在苍穹大地“护士必须要有同情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护理本身是一项最精细的艺术,精细的艺术要靠高洁的护风和高尚的护德铸就……”然我们的医院南丁格尔精神安在?天使安在?人们呼唤南丁格尔精神,呼唤天使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