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肛门”是如何“被假新闻”的(之二)
二
现在看来,“缝肛门”事件在媒体报道之后,一个依靠谎言试图遮盖真相的逻辑链就开始编织。然而就在这个逻辑链快要完成的时候,最薄弱的一环断开了。
而扯断它的,恰恰就是最初报道的媒体记者。
下面我结合我本人所写报道《鉴定说缝了,医方露陷了》(发表于2010年8月19日南方周末)的部分内容,来说明这个问题。
7月29日上午,在媒体报道缝肛门事件的两天后,深圳市卫人委就此事召开“新闻通气会”,深圳市卫人委医管处处长周复通报调查结果,结论是“没有证据表明产妇肛门被缝合”,助产士是对产妇痔疮出血进行“结扎止血处理”,媒体“助产士缝了产妇肛门”的报道与事实不符。
然而,就在新闻通气会欲匆匆结束之际,此前报道“缝肛门”事件的深圳《晶报》记者张国防提出质疑:调查组并未与产妇接触,如何作出“结扎止血”认定?该问题引起其他与会记者的共鸣。眼见场面陷入僵局,与会的另一位官员、深圳市卫人委副巡视员谢若斯向记者表示,将由周处长下午召集专家再度赴凤凰医院对产妇进行检查。
于是,四位专家被临时召至凤凰医院会诊“缝肛门”事件。在记者的强烈要求下,四人的身份被公开,分别是分别是:深圳市人民医院肛肠科主任王东、深圳市中医院肛肠科主任魏志军、北大深圳医院肛肠科主任何美文、深圳市人民医院产科主任张海鹰。
7月29日下午,四专家检查完毕之后,在凤凰医院会议室向记者通报结果。首先发言的是深圳市人民医院肛肠科主任王东。该主任称产妇生产过程中痔疮出血,凤凰医院做了“缝扎止血”处理,“缝扎当然要用针”。
在王东提及“缝扎止血”后,记者中间发出一阵嘘声。因为就在一个小时前,助产士张吉荣出来接受记者集体采访时,声称止血用的是“结扎”,“绝对没有动针”。如果王东所说属实,那张吉荣无疑是在撒谎。
接下来的一幕更为精彩。看到记者提出异议,王东可能意识到“说漏嘴”,于是赶紧补救:“缝扎”与“结扎”的目的都是为了止血,“就像吃饭一样,用筷子也可以吃,用勺也可以吃”。
此解释显然无法让记者满意,继续追问究竟是缝扎还是结扎。另一位专家何美文出来解围,称“无法判断”,“(是缝扎还是结扎)只有切开才能看得到”。第三位专家赶紧附议,称目前无法判断是缝扎还是结扎。
谁能相信,深圳市卫人委请的三位顶级的肛肠科专家,在对产妇作过现场检查后,竟然连“缝扎”与“结扎”也搞不清楚?
我说的上述内容均有录音、录像为证,我相信稍有点头脑的媒体人,看了后都会明白是怎么回事。
央视新闻调查在报道中继续沿用上述逻辑,认为
“缝扎”还是“结扎”并不重要,只要目的都为了止血,是为产妇好。这实在可笑,如果仅就止血而言,这两种方法或许不重要。但是,就政府部门的诚信与立场而言,它实在太重要了。它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一个上下高度关注的医疗事件,核心当事人助产士在公然撒谎,而负责调查的卫生主管部门以及他们请的专家,均站在了撒谎者一边。
而在事件发生一半年多之后,站在撒谎者一边的又多了央视《新闻调查》的王志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