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钤山堂书画记》

(2006-06-15 14:08:28)
分类: 朝花夕拾

2006615日星期四

我去年在《张丑与明末书画收藏、赏鉴、著录之风》文章中提到过明代后期的一些书画著录,其中有一篇出自文嘉之手,篇名是《钤山堂书画记》。这篇著录不长,但在古代书画著录中非常有名,为什么呢?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点,它记录了明代中期存世的许多重要的古代书画,记述其纸、墨、笔法特征,且加以点评。我们知道,文嘉是明代大书画家文徵明的次子,文化艺术修养很高,眼光当然无可怀疑。《钤山堂书画记》著录的书画,名迹累累,例如:

法书:王献之《鸭头丸帖》,索靖《出师颂》,颜真卿《朱巨川诰》《送刘太冲序》,孙过庭《书谱》,怀素《自叙帖》,苏轼《前赤壁赋》,黄庭坚《诸上座帖》《松风阁帖》《伏波神祠诗》……

名画:展子虔《游春图》,唐人《卢鸿草堂十志图》,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李公麟《西园雅集图》,王詵《烟江叠嶂图》,马远《孝经图》,马和之《唐风十二图》,夏仲昭《嶰谷清风图》……

以上只选录了部分目前存世的作品,还有大量在近400多年中已经亡佚的书画,作者分别是顾恺之、王羲之、虞世南、欧阳询、吴道子、张旭、大小李将军、韩滉、韩干、黄筌等古代大家,可见这批藏品之精了。

再说第二点。有意思的是,这批东西并非文嘉的家藏,也非如张丑《南阳名画表》那样应友人所请而作,而是文嘉于明嘉靖乙丑(1565)参与清点遭官府籍没的严嵩所藏书画时作的笔记。这对于研究明代官僚阶层的书画收藏,是一份具有典型性的资料。严嵩官登一品,权倾朝野,是个大大的贪官。当年严嵩路过苏州,派人给文徵明送去礼物,文徵明厌恶其为人,不去回访,令严嵩大为不快。现在,在严嵩倒台之后,文徵明的儿子去清点严嵩家财,真是有趣的故事了。特别要说明一下,提醒一下读书不仔细的人,文嘉写了《钤山堂书画记》,但“钤山堂”并非文嘉的斋名,而是严嵩的斋名。严嵩虽然当官没有留下清名,诗作的还是不错的,甚至在同时代文人中还是佼佼者。他著有《钤山堂集》35卷。当时文坛领袖王世贞评价他:“孔雀虽有毒,不能掩文章。”

《钤山堂书画记》的重要,不光是记录了书画作品的名称,还有些关于画史、收藏、题跋、品评方面的注语,甚有价值。

比如说,有这样一条记载:

  “欧阳询千文。一。楮纸楷书。每行间用刀微勒。盖古人藏书多置竹筒中,恐致折损字画,故预为之计,虑亦远矣。”

我看到这里特别的震惊,因为前不久上海博物馆举办“中日书法珍品展”,日本学者富田淳在研讨会上发表文章,介绍了2001-2002年修复《丧乱帖》的情况,通过高科技的观察,确认《丧乱帖》看似漉纹的纵向纹理,是从书心反面用竹片状物用力压出来的,证明了西川宁和中田勇次郎几十年前的猜测。可惜他们都没有读到文嘉的这条记载,否则这样的猜测和争论就不成其为问题了。文嘉不但指出这种做法由来已久,而且给出了原因。所以不重视前人的记载和成果,必然会让我们多走弯路,即便西川宁、中田勇次郎也不能例外。

《钤山堂书画记》中还有几条与昆山相关的信息,录之备用。

昆山张氏永清,藏张即之《大字诗》真迹。而严嵩所藏为绢本双钩,不真。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曾藏昆山顾氏,后以一千二百金售出。后入严嵩家。

昆山夏昶《嶰谷清风图》,入严嵩家。(钱镜塘曾藏,吴湖帆鉴题。2005年底上海崇源拍卖,成交价1540万。)

仇英《子虚上林二赋图》,“昆山□六观所请,经年始就,酬以百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半夜看球
后一篇:常熟访古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