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案例教程——范例 思路与技巧》前言
(2013-11-20 20:55:56)
标签:
新闻写作案例教程杂谈 |
分类: 新闻评析·业务 |
前
2009年阅读一份城市晨报时,偶然发现一则新闻写得有明显问题,开始留心搜集媒体上写作有瑕疵的作品并将这些案例用之于教学,从归谬中查找“病因”讲解新闻写作技巧,学生欢迎,效果不错。随着案例累积,萌生了写这本书的愿望。
写这本书的主要想法是,以作品为研究中心,把新闻作品中具体的缺憾分离出来进行精细的检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范例对比和原理释疑精确解构,通过重新编码,让读者通过对比实现解码,找到提高新闻写作的捷径。
本书选择了新闻媒体近年来刊登的60余篇写作有缺憾的新闻作品,采用原作与示范案例对照加解读的方式,如解剖麻雀一般,将新闻原理与实践技能相融合,化空洞、枯燥的大道理于具体鲜活的案例对比和解读之中,这是本书的独特之处。
这些案例的重新建构与解读揭示出一个贯穿全书的主题:如何以专业的理念和态度做新闻。按照新闻专业主义写作的范式,本书通过对案例对比解析,目的在于传播新闻写作的符号、规则和规范的意义。让新闻报道富有文化品位,诠释新闻的专业主义精神是记者的天职。新闻专业主义意味着记者要遵循报道中的叙述规则,树立受众本位意识,注重传播效果,以满足工作流程的连贯性、稳定性和新闻的创新。
本书为求简洁实用,在目录上仅列出了对比稿的标题。同时,本书借鉴西方对新闻体裁的分类,将作品分为新闻和新闻特稿两大类,又按时效性的不同要求,将新闻和特稿分为突发性新闻和延缓性新闻两个类别。
本书除少数几篇作品采用了与选择稿同题材或同主题的媒体佳作对比之外,大多数作品的对比稿是本人改写的,每一组作品的原理分析解读也是本人的思考和经验之谈,旨在抛砖引玉。
为尊重原作者的心血,除个别作品因网络来源未署名本书无从获知作者姓名外,绝大多数作品都在原稿和对比稿中呈现了原创者的姓名。
梁衡说:“研究新闻的一个好方法就是把稿子拿来透视,这里面的学问是大学讲义里所没有的。”①我们要多读好新闻,从中领悟新闻文化的内涵和魅力,提高新闻鉴赏力,通过借鉴模仿训练自己的采访写作水平,同时也要善于鉴别写作有缺陷的新闻,发现问题,反思问题,借此提升新闻写作专业素养。
本书对于学习新闻写作、编辑等技能的学生有切实的帮助,对于从事这些课程教学的教师也有参考价值。
本书中的案例取自于媒介,对于新闻媒体人、从事新闻宣传的通讯员而言具有实用价值,可以从本书的案例对比和理论剖析中获得启发。
限于个人新闻素养有限,不当之处还望各位方家不吝指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