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灭亡探讨
(2022-03-13 15:53:46)
标签:
历史 |
分类: 历史人物评论 |
想到西周灭亡之时,大家对这概念还比较含糊,不知西周如何灭亡?可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个故事:烽火戏诸侯。这“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估计大家知道,但我在这里还是要简单叙述一下:
西周灭亡的原因,有句成语常常被人提起:烽火戏诸侯。话说周幽王之时,有宠爱妃子褒姒,褒姒举火为乐,周幽王命人点燃烽火台,欺骗诸侯。本来这烽火台是召集诸侯的信号,目的是让诸侯知道外敌忆来入侵,需纷纷起兵击退敌人。周幽王为取悦褒姒,多次火把在烽火台点燃戏弄诸侯,点火后诸侯来了却无事,敌人没有来进攻,次数多了诸侯也不信任烽火台之火了,后来真的敌人来了,周幽王点燃烽火台无用了,诸侯们不信周幽王了,没人来救他,结果导致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这故事的大意是告诉我们的做人要诚信,反复搞欺骗他人的事结果会失信于人,真的求人办事就不容易了,造成对自己的伤害。
故事归故事,但真实归历史,真的历史并没有故事编得如此简单,还要复杂得多。笔者看了一些书籍,觉得西周灭亡真实的历史应该是这样的:
西周初期,政局稳定,经过武王、成王、康王、昭王、穆王、共王、懿王、孝王、夷王、厉王、宣王这些朝代,人民安居乐业,经济也发达,但是,西北方有一个少数民族兴起,与西周作对。这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名称犬戎,这国家是个游牧民族,军事实力强大,不断干扰周朝正常的生活,于是西周宣王时期不断与犬戎国发生了战争。战争的状况不容乐观,周宣王军队常常被犬戎等周边邻国战败。
根据《竹书纪年》记载,周宣王时期与周边民族经历了许多次的战争,如:1.周宣王“三年,王命大夫仲,伐西戎”;
2.
3.
4.
周宣王“三十九年,王師伐姜戎,戰于千畆,王師敗逋”;
5.
从周宣王在位四十六年病逝,根据他的执政王位分析,宣王执政时期战争够多了,且经历了许多次的败仗,国力估计已十分衰弱了,特别是秦仲战死这一次,一位重要诸侯国君主都战死了,这秦仲是谁?这秦仲就是秦始皇的老祖宗。
周宣王病逝后,其子周幽王名为周涅接位。
周幽王三年,宠爱褒姒。《竹书纪年》记载:周幽王“三年,王嬖褒姒”。
这周幽王有二个儿子,长子宜臼为第一夫人申氏所出,次子伯服为宠爱的妃子褒姒所出。这周幽王接住之后,长子宜臼被册封为太子。这宜臼母亲来头可不小,是周边国家申侯的女儿。这周幽王周涅估计是被政治婚姻所逼,心中并不爱宜臼的母亲。
再根据帝王喜新厌旧的特点,周幽王周涅爱的是褒姒。
周幽王长子宜臼担心地位及性命不保,在周幽王接位第五年这一年,不得不逃到舅舅家申国去了。“五年王世子宜臼,出奔申。”《竹书纪年》
周幽王六年,周朝还与周边一个国家六济之戎发生了战争,周军败逃,国力受损,此时,周边西戎国变强大了,灭了盖国。“六年,王命伯士帅师伐六济之戎,王师败逋。西戎灭盖。”《竹书纪年》
周幽王八年,正式册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也就是说原太子宜臼的太子地位取消了。
周幽王九年,宜臼的舅舅、申国的国君联合西戎、缯国正式结成联盟,以对付周朝。“九年,申侯聘西戎及鄫。”《竹书纪年》
周幽王十年,周幽王与各路诸侯结成联盟,正式向申国开战,双方发生战争。“十年春,王及诸侯盟于太室。秋九月,桃杏实,王师伐申。”《竹书纪年》
周幽王十一年正月,周军战败。申国、缯国、犬戎国军队入侵周国国城,周幽王被杀,太子伯服也被杀,同时被杀的还有周宣王弟弟也就是周幽王叔叔、当时封为郑伯的周多父,周幽王妃子褒姒也被犬戎国的军队活捉到北方了。西周由此灭亡。“十一年春正月,日晕,申人、鄫人及犬戎入宗周,弑王及郑桓公,犬戎杀王子伯服,执褒姒以归。”《竹书纪年》
西周灭亡了,宜臼的舅舅申国的国君,邀请鲁国国君、许国国君、郑国国君,共同册立宜臼为周王,在申国河南的地盘上划一块给宜臼,这地盘由此成为东周的地盘。西周由此灭亡,宜臼建立的周朝为东周。“申侯、魯侯、許男、鄭子立宜臼于申。”《竹书纪年》
庞大的西周陕西一带的地盘丢失,东周国土小得可怜,据《史记周本记》记载:东周灭亡之时,人口才三万。这么少的人口,不被诸侯所灭已不错了,迫切需要左右逢源得到生存,当时与诸侯国军队实力相关悬殊,秦国、楚国可组织近百万的军队,东周总人口才三万,军队也就几千左右,实在无法比拟。西周的原有土地大部分被西戎国占了。
西周周幽王失国的教训,本人觉得不是简单的“烽火戏诸侯”的问题,假如这问题存在,也是战术上的问题。周幽王失国主要是战略性失误,其主要问题有二个方面:一,立太子过早,导致原太子逃跑到舅家申国讨救兵,想想周幽王父亲周宣王周靖,做了四十多年的国王,而周幽王接位就定了太子,这给以后增加了废除太子的麻烦;二,没处理好邻国的关系,不断与邻国的战争,削弱了国力,最后导致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