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力与念力(2022.7.11-2022.7.17)
(2022-07-18 08:26:21)
本周并无太多轰轰烈烈的事情,仔细算下来的话,跑步两次,正常社交1次,然后就是完成了招商银行2021年财报的分析以及2021年的分红到账。如果说有些触动的话,那么盘感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在身体极度疲惫的情况下,偶然间发现的那些不同的道路。
关于盘感
鉴于目前的工作状态和收入情况,投资收益成为了目前急切需要扭转的一个方面。当然,不得不承认的是自己在这个方面也已经投入了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虽然目前的收益状况与个人的预期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还是学到了很多本质工作和本质专业之外的事情与能力。本周关注的并非积累的项目,而是关于持续投入之后的一种无意识输出,即所谓的盘感。夹头有夹头的分析方法,技术有技术的操作流程,但是投资这件事情,在很多科学层面之后,还有更多的艺术成分,而对于艺术,想必大多数人的感受就是需要感觉。感觉这种事情,本就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甚至可以说有些玄学的成分。套用经济学当中所谓看不见的手的说法,即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在无形的指引着,但其实这双看不见的手的背后就是经济学那些规律。而对于盘感来说,更多的是依靠自己对于市场、对于股票甚至对于个人的深入分析、思考,并与之朝夕相伴一起迭代升级,才能在决策的时候不至于下出昏招,首先需要承认,今年4月份的决策是失误的,一方面,当时缺少深入到的积累和分析,另一方面没有能够等到市场处于一个企稳的状态,所以有些冲动在前,导致了后面的被动,但是随着对于行业了解的深入和对公司观察的加深,对于目前的情况有了自己的判断,所以才有了更为理智的决策。至于决策的原因,就像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事后总能找出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但是决定的那个因素,恐怕没有人说的清,或者就是那么简单的感觉吧。
关于道路
周五晚间偶然间翻阅了一波朋友圈才发现原来交集密切的人各自有了各自的道路,而这一切的道路又都是在10年之后才显现的。就像关于种树的那个经典问题,种下一课树最好的时间是在10年之前,其次就是在现在。
这一周关于工作的问题思考了很多,当然在之于当下的工作的五年规划最大的变数发生了变化之后之于现在的我工作模型也应该有所变化才是。借助朋友圈的观测外加个人对于工作的思考,从一手好牌打到现在,自己手中拿到的牌和剩下牌较开始的预期有了较大的差距,但是却依然没有放弃,反而是经历了这些年的积累和沉淀让自己的目标更加清晰和明确,所以既然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放弃关于未来的想法,那么现在开始出发的话,10年之后也必然能够达到自己所预期的那个目标。诚如最近在冬吴中听到的吸引力法则,关于未来的描述越是详细明确则吸引到的概率就越大,所以模型搭建好之后,按照目标与模型的指引持之以恒的前进,总有一天也一定会走上自己所预期的那条道路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