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奶酪蛋挞

标签:
美食蛋挞烘焙 |
分类: 讲饮讲食 |
这个名字特意加上“奶酪”两个字,是不是闻到它的香味了?呵呵,我不知道在外面买的蛋挞加多少奶酪,而这个达到了与面粉差不多1:1的比例,自己做就是用料足。
之前看了君之的一个教蛋挞的视频,挞皮做得挺麻烦的,叠三到四次,每一次叠完放冰箱15分钟后拿出来再叠,虽然功夫不多,但拖得久,我理解通过降温,可以把油酥皮做得更加多层次。其实,我也知道,要做得好,一定要多花功夫,但是,就是有点懒,买烘焙工具送了两小包蛋挞模,小小的,我想,我花那么多功夫干嘛,最好就用最简易的方法做出美味的蛋挞。
今天本想做一个咖啡味道的派,你知道,外国的什么核桃派、苹果派,就类似我们的蛋挞,只是它要大很多,谁知先搜出来了君之的咖啡乳酪蛋挞,做法非常简单,于是,我把用剩下的黄油大约50克做了,面粉、糖等相应减量,做了四个。
【咖啡蛋挞】(参考分量:4个)
挞皮:面粉(中筋、低筋均可,我用了低筋)60克,黄油约50克
挞水:牛奶80ML,鸡蛋40克(小个头的鸡蛋一个),糖20克,咖啡20克
烘焙:200度,约20分钟,烤至挞水凝固。
抱着试验的心态来做。挞皮,因为面和黄油是预估的,怕它们份量不一致,幸好,一次成功,和几下,就成了一个非常好的油面团,分成四份,然后按压在模具上,这时面团的外围出来裂缝,这样做出来的挞皮肯定不好看,人家那些都是整整齐齐,用手尽量捏合它,但由于裂缝实在不少,最后没有耐心全部修复,只好听之任之。
挞水好像很好做,牛奶、咖啡、糖先混合,最后再加鸡蛋,据介绍中间还要一个过筛环节,以免有颗粒,我没有用速溶咖啡粉,所以斗胆认为不用筛,又偷懒了。挞水做得太多,而挞模既小又浅,加一点点就够了,剩下的挞水给我加热成咖啡鸡蛋饮品喝了,没浪费。
烤20分钟不到我就拿出来,因为看到挞液凝固了。
摊凉了一会,就忍不住吃了一个,小得几乎一口一个,挞皮够油但不够硬,稍微一碰,就掉下来,味道有点像吃黄油饼干,对,上次朋友教我做的饼干就是粉油1:1,弄好面团,直接做成饼干形状烤。看来要让它不掉皮,还得加多一点面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