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网球与羽毛球
(2014-01-20 23:41:00)
标签:
羽毛球体育网球 |
分类: 羽球心路 |
最近很认真地看澳网,同时电视转播的还有马来西亚羽毛球赛和早前的韩国公开赛,如果同时播,我会选择看澳网,除非当时转播的两位选手打得不好看。毕竟,不管从比赛的名气、组织还是转播的质量,网球四大满贯都是首屈一指的赛事,相比之下,感觉羽毛球越发不好看,队员的缺乏明星相、技战术的陈旧,都让人看的打瞌睡。
这次边看网球,我一边琢磨,发现网球比羽毛球好打和好看,好打,是因为网球场大,网球飞行的速度相比羽毛球慢而且有落地弹起的时间,这样一来,一来一往的击球,可谓是有板有眼、掷地有声,让观众的视觉可以维持比较舒服的范围里,羽毛球因为场地小,而且不能落地,这样打的人累看的人也累。好看,是比赛场地中的人,是众人关注的焦点,犹如明星一般,非常适合外向型、有表现欲的人,相比之下,羽毛球略显沉闷,向林丹这样出众的人少,内敛的人多,太老实,比赛可能出成绩,但观赏性不够。
再者,比赛的好看,还在于网球和羽毛球的记分方式,羽毛球三局两胜,一局21分,虽然和以前的发球得分制相比,直接得分制已经快了不少,但是,要取得一局的胜利,要打21-42分球甚至更多才分出胜负,这个过程稍显漫长,人在这个过程中起伏变化可以说是很大的。而网球不一样,节奏很慢但又很鲜明,它分盘,盘里有局,局里四分,谁先拿四分(40平时连赢两分)就拿到一局。这样赛制,把比赛分割成若干个小目标,一局就是一个小目标,赢下一局,就等于落袋为安,人会踏实些、安稳些、受鼓舞些,会激励你继续努力,但羽毛球拿了一分,离21分的目标还遥遥无期,这种激励作用实在有点小。
另外,网球的保发和破发,总是和心态纠缠在一起,电视解说员总拿这个说事,乐此不疲,保发,怎么样,被破,又怎么样。说白了,网球可以打得很简单,就是一盘里,把自己的发球局打赢,争取破掉对方一个发球局,这盘就赢了。自己最多6个发球局,别人6个发球局,6:6后还有最多15个球,只要使成功率高于50%,赢下一盘是比较容易的。所以,网球的防守好,或说非受迫性失误少,这比赛就好打了。不过,当代的女子职业网球远没有男子网球那么稳定,大满贯随时都可能出现大热倒灶,其实不是大热打得不好,而是她们在一个完整的比赛中,很难把她们的高水平稳定在一个可以控制的范围里,好的时候随便切菜,不好的时候,对手稍一稳定,最先崩盘的是大热。
这时,我们发现网球的节奏慢,有它慢的好,因为你可以在她们慢悠悠的发球中,以及得失分后的得意和失落,感受球员心态的起伏,特别是那些互破大战。而经常出现连赢三分又连输三分被拖入duce的戏剧场面,也是让人叫绝的。
而说到网球的技战术,简单说就是直线和斜线,后场和前场,比羽毛球单调很多,心想,这么少线路,怎么说都应该练得不少了,但比赛时总是见到斜线多,直线少,偶尔有个直线还挂网,是技术不精的缘故吗?扣除偶然性的概率,这成功率也太少了,真不知教练是怎么教的。所以有时候去感叹,如果练完羽毛球,再去打网球,这空间感也太好掌握了,再练练手法,想哪打哪,我也是一个大满贯得主了哈哈。而说到前场,很奇怪李娜打到这个级别的,还没有网前,解说讲,来到网前,可以给对手更大的压力,为什么?难道对手那么傻,你站在前面就怕了?这种逻辑是建立在网球技术的死板、变通小的基础上,对于打羽毛球的人来说,是难以理解和不能接受的。
归纳起来可以这么说,网球好看但有点傻,羽毛球聪明但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