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讨苦吃

(2013-12-06 16:17:50)
标签:

羽毛球

体育

分类: 羽球心路

我觉得这两个星期,我老了很多,一下子太多的烦心事。说来还是自讨苦吃。

 

话说当初第一次组织校友们打球,成就感溢于言表,但其中的劳累是没法向别人说的,周日打完球,当晚算收支,写小结,在群里发布;紧接着,周一从上午9点开始,就会被“这周场地是否要订,没剩几个了”这样的微信所折磨,想喘口气都不行,我的妈!开始,我会马上问大师兄怎么办,他会力顶我,先把场地订下来,发通知,让大家报名,说明这周是练什么,让他们来打球是带着目的,而不是瞎玩。然后,让几届的骨干积极发动,一个一个地报上名。这几周,我领会了什么叫人气,其实那也是人为发动起来的,有人报,大家就会关注,等一个一个多了以后,本来在犹豫打的人就蠢蠢欲动,最后也跟风报名。总之,这好像是中国特有的现象,不来怕“执输”。当然,我们组织者的动机,当然是希望参与的校友越多,我们与华附交流的比赛才可能越热闹,我们的排阵才有更多的选择空间。我有时候很佩服大师兄的策略,他说你只要抓住每一届那个联系人,那么其他人就不会流失。确实如此,姜还是老的辣。

 

后来几周的报名我逐渐适应了,一到周一,就嘱咐师妹把有的场地先订下来,反正我们人多,肯定能消化。刚轻松不少,那边,又有师兄出声,我们要不要统一队服,然后把队服的重要性吹嘘一番。本来这事在开始建群时那个师兄提过,光说买,不提具体建议,大而空,附和人少,于是不了了之,与华附交流在即,这事又被提起来,正好有球友说有一款YY台湾版球衣,正在问那边代理,我就顺势把图片发给大家看,大师兄马上首肯,不错,于是,马上报码数呗,瞎忙几天,又说那款没有红色,码数报了上来,怎好意思没下文,后来我去运动城走走,看到一款还不错的紫色球衣,价格适中,发上网,大家又high起来,立马敲定下来。好了,这事情又来了,提出队服的那个师兄又出声了,每个码数拿一件样衣回来试,给定金就是了,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只好又和店家商量,从小到大,男女款各5个码各拿1件。幸好店家没意见,衣服是新款,码数都齐全。那个晚上,降温下雨,做代理的球友说4点送样衣给我,直到6点才打电话说来,等得我心急如焚,拿到了,我又是一件一件拆、一件一件量、一件一件装回去,搞得精疲力尽,那边同学还想我陪他去练球,我哪有心思应付。那时候我觉得自己好傻,什么都揽起来做,不会指挥别人去做。

 

当然,抱怨归抱怨,过了最累的那个时候,也就逐渐习惯了。怎么说,这件事做了,结果肯定是大家都很开心,我也会很开心,这么累一点也是值得的。现在唯一还不能习惯的是用手机看微信,因为这几个星期,大家讨论热烈,每每微信跳出来以后我忍不住要看,看了会回复,比如欢迎新人,帮着整理报名贴什么的,复制粘贴倒来倒去,精神长时间的过分集中,让我恶心,并有轻度的抑郁症状。看到这里,估计正常人都会笑,看微信能得抑郁症?你夸张不夸张?这没法解释,只能说我太看中太过紧张这件事吧。有一次,我在87届羽毛球群里看到这么一段话“没有固定场地没有固定人员的活动能长久的吗”,我差点气晕了,如果他不是我师兄,我真想上去跟他理论,这种人根本不配打球!算了,跟着这种人气做甚?!群里大部分校友还是很正面地支持着我。

 

事情还没完,在讨论明年活动时,有人打小算盘,不固定来,不想一次性入分子钱,我差点有冲动说,干脆我自己订个场地,请你们来打好不好!组织活动真的好难,特别是总有人发难,光想自己不想别人,只提问题不提可行建议。应验了有些同学的话,大浪淘沙,剩下的都是坚持力挺你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剑涛三连冠
后一篇:黄老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