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L勇气之战.上
(2013-08-19 22:58:24)
标签:
健康体育羽毛球 |
分类: 羽球心路 |
一个月前打番禺联赛,竹排机说准备组队打一个月后的RSL比赛,那天我的状态可圈可点,是这一个月来的高峰,在搭档发挥失常的情况下,勇敢地挑起捍卫荣誉的旗帜,扭转败局。对他的邀请,我义不容辞地答应了。过了一些时候,他告知组队的结果:小辣椒、我、家鑫、李炜、阿望、王林荣、梁德懿、竹排机。
名单中有一位让我眼前一亮,那就是德讯阳光四大当家小生之一、最有灵气的德懿(备注一下:德讯阳光今年荣膺红牛羽林争霸的全国亚军,徳懿和徐俊彬更是宣传片的主角之一),印象中他很少在德讯阳光以外的队伍中出现,对我们领队的组队能力佩服得五体投地。不过,也隐隐感觉要以这样的阵容名列前茅,还欠缺1-2个实力人物,当然,还要看报名队伍的情况和抽签分组。直到今天上午到现场拿到名单,才知道广州的获奖常客,除了聚龙没来,冯尚伟和猪仔队无一例外地前来助兴。
这一个月里随着身体出现了状况,打球不规律,尽管一直在坚持,但是,这几天我总感觉犹如强弩之末,但是我又不能明说出来,本来没事变有事,团体比赛好就好在它不是只靠一个人,我不好,不等于别人不好,如果利用好,我就能把为数不多、但也够用的潜能发挥出来。不过,赛前,阿望和我沟通,他有事来不了,而且他透露了他的组队人员建议没有被竹排机采纳,有些遗憾。因为我对我们队那几位不了解,不好评论。领队当然只会组自己信任的人、熟人,为了一个不熟悉的人,破坏了整个队伍的完整性,这是大忌。我能理解竹排机的意图。而在最后关头,小辣椒因故不能出席,临急加盟了婉婷MM,此婷婷非彼婷婷,军羽也有一个婷婷,但姓陈,这位姓朱,她是应届高中毕业生,今年9月即将踏入华农的大学新生,我们还比较有缘分,是中学校友。
作为赞助者小辣椒,人不在,但已安排妥当,早早选好了球衣并拿去印字,除了队名,还别具匠心地印上了队员的名字拼音,这是我平生第一次拥有属于自己的球衣,很值得纪念的一件事。
上午打小组赛并进行16进8的比赛,我们的家鑫没来,所以第二男双得弃权,小组赛必须前两场赢了才能拿小组第一。第二场,我们的一双玩大了,打到加分才赢,好悬。
小组赛打完,朱婉婷同学来了,果然与名字一样亭亭玉立,皮肤拗黑,长得蛮婉约的大家闺秀,听说单打很了得,看了她在16进8的亮相,我觉得还不错,因为很多小孩子容易犯急躁、状态大起大落的毛病,不过我看她的节奏控制得还可以,面对对面男孩很重的杀球,防守还是可以的。不过对于要求更高的搭档和领队,他们更希望网前控制得更好,少后退,因此,他们觉得半决赛让我上。对于德懿和竹排机把票一致投给我,出乎我的意料,这种组织上的信任是回广州以来从来没有过的,还记得去年在名狮打比赛,半决赛在我和另外一个人之间摇摆不定的做法,我比较尴尬,一个好的领队,你要清楚你的队员擅长什么,和谁配最好。
说说德懿了。德讯阳光的四大小生里,到前天为止只和刘嘉辉和徐俊彬打过交道,刘和女双群的MM打球很多,我第一次去德讯阳光,被教练安排和刘打李龙和秋靓,但可能和刘性格有关,他和不熟的人话不多,尽管我们的一球之交,但没有得以发展。相比之下,徐俊彬则比较随和,平时见他笑容老挂在脸上,比较容易相处,有人叫他打一局,如果刚好没事,他会乐意奉陪,我和他曾经打过混双,有男双挑战混双车轮战,和我打完,他接着和另一个女孩配,结果脚崴了。他练负重蹲练得很凶,当时球馆的健身房还没练好,一个大杠铃被架着,摆在一个角落里,晚上三更半夜,他陪大家打完球,会去练几组,然后再去洗澡。德懿是一位球友梁教授的公子,梁教授是一个羽毛球的热心人,我对他知之不多,但他可能对我“了如指掌”,这么形容一点都不过分,因为他喜欢来我这里坐坐,我理解这是出于对羽毛球的爱好,也感觉到他是一个善于欣赏别人的师长,尽管萍水相逢,但他会在我罗哩罗嗦的字里行间体会我的心情。回到他的公子徳懿,怪我孤陋寡闻,我在德讯阳光挺长日子了才知道谁是梁德懿,那次还是在茂名,见到梁教授,才理清他们的关系,更看到梁公子和省队现役打单打,叹为观止,如果20出头,没有进过专业队,却能打出这样的灵气来,那应该不是练出来的,那无疑是一种极高的天赋。这次接触到本人,很阳光、健谈、懂事的小伙子,这估计是家庭教育、父母言传身教的结果。还剩下一位,许绩彤,我没有接触过他,最近听唐新谷提到他,据说他以前不杀球的,但现在只见他杀球,也是一个奇人啊呵呵
写得有点跑题了,不过这次见到的人都很有缘分,也是这次比赛的一大收获。
比赛还是要写的,我开始也提到了我们的阵容,虽然平均,但不够突出,相比之下,猪仔他们队人员齐整,虽然混双叫了云云,一般人都会认为她比我弱,但男士的整体实力绝对在我们之上,所以,我们半决赛和他们打,是下风球。说到这,我应该检讨一下,我在混双这一分上犯了轻敌的错误,在中午吃饭时,我就流露出他们可能会放掉混双这一分,把混双男小刘调到打男双,直到在比赛开始前,我脑子突然滑过一个念头,人家干嘛放混双啊,小刘并不比徳懿弱,他是厦门打专业的,还不知道谁弃谁呢。
而云云呢,我去年和她打女双,这一年里,她的长进体现在防守有提高,混双的站位熟练了,失误少了。最近趁着小燕子、左左等几位大将因伤缺阵,她迅速上位被猪仔看中,带着打了三大三,荣获混三冠军。为什么说比赛最能涨球呢,特别是有过胜利经验的人,她的水平就会跨过一道坎,把竞技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当然,如果老不赢,那就提升不了或不多,因为没有给她充分的自信和肯定,她还会在犹豫不决、摇摆不定,以致遗失战机。顺带提一下,还有两位球技猛涨的女生,一个是阿宝,天生的力量好,为她的提升帮了不少忙,现在经验更加老道了,混双的威胁比我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过她只在她那几个群里打,没和顶尖的高手打比赛,知道的人不多,第二位是宁静,有过一段突飞猛涨的过程,但也是比赛少,急性子,失误多了一点,假以时日,前途不可估量。当然我这么写,以后会怎样,很难说,这个世界新人辈出,自己不开窍,谁都帮不了你。
说回我自己,老实说,现在在熬,其实我人很聪明,手腕发力小,所以出去的球速比较快,我其实蛮想做一些尝试,比如接发球,趁其不备,把球直接往男生身上推,让他躲闪不及,接回到网前,我来个帅呆的封网,这种臆想说来不现实,因为我站位没那么靠前,球的最高点我拿不到,所以,这些战术大抵处于幻想阶段,实践得不多。还有一些因手腕而带来的一些技术特点,尝过甜头了,自然乐此不疲地用。不过,随着精力的下降,最近已稍显吃力,和其他一些混双女性比,优势不那么明显,因此也不那么自信了。优势不大,劣势更突出,上次三打三就给啊望和老黄彻头彻尾地批了,更没有信心,我知道我横向移动慢,我知道我拍子老不举起来,我自己也很着急,但要纠正过来,并非易事。还有一个更致命的问题,今天太晚了,明天在写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