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林争霸的草根像

标签:
羽毛球体育健康羽林争霸 |
分类: 羽球心路 |
这个还没长开的小孩是潮州队的单打张义中,头脑冷静,球路清晰,网前球质量特高,半场突击能力强
对面这两个瘦高个是佛山的孪生兄弟,走路外八字一拐一拐,看不出打球这么厉害。如果不说他们26岁,我还以为是36岁
说真的,今天有点小小的遗憾,因为在红牛羽林争霸广东赛区决赛的小组赛中,我们没有能从这个死亡之组中突围出来。不过,大家都尽力了。
不过在比赛进行中,我已经预感到我们可能止步,主要是时常出现顺风球时没顶住,逆风球时没能逆转这种情况。这有两个可能的原因,一种可能是自身实力本来就比对手弱,所以虽然趁高手不在意,偶尔在分数上有领先,并不是不可能,只是高手们总有“超能力”通过调整打法和节奏慢慢地把比分迫近,在关键球上处理地更稳健,第二种可能是自己水平没有发挥出来,队友们不约而同提到球馆大,有些球看不清楚,有空调,球的飞行不好控制,但没想想别人也是在同样的条件打球,为什么人家依然保持流畅,而我们会在肢体上出现突然卡壳的现象呢?本来双方水平就在伯仲之间,如果因为这个精神不集中而丢掉几分,那就很难追。
还有就是大家的求胜欲望不强,士气不高。队友们年纪不大,却已经过了激情四射的年代,都老油条了。
近年第一次在广州参加水平这么高的比赛,按前几年的红牛比赛,省赛的获奖队伍差不多是广州我们平时打球都知道的那几个,而现在情况不同了,水平越来越高,广州这些业余水平较高的队伍能杀出重围进入16强的应该不多,广州以外的地市代表队,你都无法想象什么水平。从黎教练那里听说潮州有只球队都是马来西亚的,有人在北京高校精英组拿冠军,有人甚至进过马来国青队,说得神乎其神,他们德讯阳光都不敢怠慢。今天打过,才知道打混双的张立豪是残奥会的冠军,他左手执拍,问题在右手,不能提高过肩,看他打球确实右手怪怪的,但是他的左手是超一流的,在他接触范围以内的球都处理得非常合理,滴水不漏,我们国青队的退役跟他打混双都输。这等神人,出现在红牛赛场上,让我们大开眼界,这得益于马来西亚籍的潮州老板,他出资组队来打比赛。张义中这小孩,单打也非同寻常,打球线路清晰,手法很到位。阿威,北科大的马来留学生,也来了,非常亲切,我们曾代表锐羽打过北京一个团体赛。也看到一睹一些高手的真容,郑姚琦,一个很响的名字,但一直没见过真人,这次看他打球,练过的功底就是不一样,还有,代表佛山的谭冠豪和谭冠涛孪生兄弟,其中有一个说进过省队集训,虽然动作不太好看,但很实用,双打的连接真快。
羽林争霸以草根为名,在全国范围里影响力日渐强大,简直就是羽坛的“好声音”、“最强音”,谁打无所谓,关键是它带动了整一个产业链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