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第三届粮基贸易“贺兰山”杯羽毛球友好邀请赛实录2
(2012-08-22 21:28:29)
标签:
体育 |
分类: 羽球心路 |
临时去抢车票,7点半那趟,最后一排座位,好悬!尽管如此,也要坐四个小时,到茂名将会是午夜。又是一个为球疯狂的夜晚。
一直以来我奇怪为什么亨少这么执着这个比赛,连打台风都没有丝毫的放弃,后来知道,原来是他大学的教练组队,叫他们几个毕业的学生回去,比赛顺便聚聚。据说亨少原来不会打球,直到大学跟了吴伯高教练,才学会打而且突飞猛进。在这些几个学生中,他是大师兄。原来这个比赛背后还有这么一段故事。12点,车到茂名,吴教练开车过来接我们,其实他也是刚在11点从肇庆赶回来,之前的10多天,他带了孩子们到肇庆进行集训。从后座后面打量吴教练,非常质朴憨厚。
那一晚,我不知道我是怎么睡着的。头疼的云云吃药倒头睡了,而我听着来往的车声,无法入睡。第二天醒来,头有点晕,但总的说身体正常。
据说比赛前一晚,比赛时间表还没编排出来,所以第二天被告知我们第二场打,所以也不是特别着急。吃了早餐,慢悠悠地走去体育馆。住处离比赛馆很近。我们所处的是茂名的旧城区,两车道的马路不算宽,房子不算高,看上去有一定楼龄,茂名给我的感觉,就像上世纪80年代的广州。听说再往前走,是新区。走了五分钟,就到了茂名体育馆。体育馆很标准,地板架得很好,有人跑过,地都震一震。
我们第一场和利煌俱乐部二队打。利煌据说是一个俱乐部,很强大,派出了三个队,而且请了广州一些半专业、专业退役的高手李喆、梁德懿、黄健、刘嘉辉、郑子阳、李瑶、李秋靓,“隐藏”在三队,主办方一看名单不认识,就抽到和同样请了退役选手的主办方一个组。据说,主办方一看来了这么多高手,看自己请的人数好像不够,即临时找来一些在练的小孩子,别看未成年,但水平不低。正因为这么多高手参加,这届比赛的精彩程度大大高于往届。
言归正传。我们让辉军和阿球打混双,郭然和少俊打一男双,单打是张琛,我和云云女双,亨少压后打第二男双。混双,对方的MM打混双打得很好,基本上网前的球都封住了,而辉军的球总是拉不开,娇小的阿球,在网前处理得过于保守谨慎,上半局我们一直落后,直到换场,辉军减少了失误,而对面可能体力下降,速度跟不上了,所以我们逐步赶超,终于险胜了混双。混双下来,亨少和阿球说,你混双要多多请教苏子,搞得我很不好意思,而阿球一下子没明白他的意思,我解释,亨少认为我打混双还可以,希望我们多交流。阿球是一个很诚恳的女孩,虽然已是孩子他妈,但保养还不错,身材娇小,力量偏柔弱,挺适合打混双的。于是我把我的建议告诉她,第一,手伸出去时,脚要先到位;第二,力量再小一点,加力只会打到对方男选手那里;第三,不要急躁,女生的职责是做球而是拿分。阿球很聪明,她一场比一场打得好。
混双打完,我们已被告知对方女双人不够,弃权。虽然少打一场,节省一些体力,但我有点担心,因为我看到第一场次我们下一个对手粮基俱乐部三队的女双打得不错,两个人基本很平均,从她们的练球,有一个MM击球点拿得很高,一看就是训练有素。而我们没有热身机会,有点吃亏。
所以打第二个对手前,我和云云商量好,不管对方怎样,要把我们的特点打出来。和云云第一次打正式比赛,我心里没底,不知道她临场如何。不过现在我可以这么说,她属于比赛型的,这么几场打下来,她和平时的水平差不多而且还略有超常发挥。这样的搭档让我的压力骤减。尽管熟悉我的亨少、云云对我的经验非常肯定,但我对自己没数,我知道我一定会尽力去打,但随着体力精力下降,比赛中有时候会集中不了注意了,出现毛糙、失误,所以,我特希望靠两个人一起努力。和粮基三队的女双打,就体现了我们在经验上比她们丰富,在前半局,我们打得比较胶着,我自己感觉,好像有力使不出,对方的球比我们快,我们应付着打。过了半场,云云开始发高球,她们一下子懵了,第三拍基本上没有了。这个战术对她们实在太对了,在我们一阵狂轰乱炸后,比赛就这样结束了。我和云云杀得连喊带叫,爽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