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香港

标签:
旅游 |
分类: 娱乐八卦 |
小时候,一直把香港当作很富裕的地方,每次香港的亲戚过来,就像过节一样,他们会约我们一家人去旅店见面,他们会带一些礼物,吃的或者衣服之类,吃的在广州是买不到的,衣服,都带着一种很好闻的香味,而且是外国制造,款式也是当时非常时髦的。
长大了,也去过香港旅行,看新年烟花,逛香港公园,还大包小包买鞋买食品。
现在老了,只是把香港当家附近的一条街,想起来就去逛一下,不一定要买什么,只是去走一走看一看。
坐早班车去罗湖过关,出境比入境慢。然后坐地铁进市区,这次的目的地很明确——香港书展。我在最后那刻改变了主意,不是读书人,干嘛要扮成读书人呢,干脆坐多一个站去了铜锣湾。
铜锣湾的时代广场正在搞一个什么节,用书侧面的颜色,堆砌成一些人像和动物。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审美观非常不一样。下面这一幅,估计已经算是偏正常的。
为了一件看上的皮衣,我从铜锣湾飞降至中环国际金融中心商场,中庭的乐队为来来往往的行人演奏着乐曲,驻足的行人也非常有品味。
找到仰慕已久的镛记酒家已经2点多,坐下,服务员递上一个溏心皮蛋和几片酸甜姜片,非常开胃。只为烧鹅而来,所以没点其它菜。这烧鹅吧,老实说,也还不错,但是,没有吹的那么好,可能在广州,好的烧鹅还是不少的,所以,以150港币一个例牌,性价比就给比下去了。服务员显得很职业,但总感觉装得有点虚伪和眼高手低,可能在香港,特别是名气大的食嗣,服务员也比较大牌,虽然那个钟点人不多,但斟茶倒水这样的事,如果不叫,他们也不会主动过来。
酒足饭饱后,在街上溜达,蛮喜欢这种小街的感觉,或市井或高雅,最后总结成两个字——好玩
一个简陋的搭棚,一个摆pose的模特,和一群没拍到的工作人员
好大的皮萨饼
为什么只吃烧鹅?因为要把肚子留给这一家兰芳园丝袜奶茶,简陋的店铺,专程来品尝的游客络绎不绝。奶茶师傅最辛苦,一直没停过手。除了奶茶还试了芝士牛脷饼,拿上来,原来类似北方的肉夹馍做法,面包割一个口,塞进一片熏牛肉和芝士片,牛肉很香,芝士片被烤面包的余温渐渐融化,味道非常之正。
其实,从这一家丝袜奶茶出来后,还经过不少大排档,吃的东西和兰芳园差不多,只是只有个别一看就是当地人在吃,显得非常冷清,出品大同小异,只是价格低一些,我突然有点后悔了,应该来这些香港本地人吃的地方吃。想来,他们只是没有做宣传,没出名而已。
在香港12小时,总体印象还是不错的,主要是环境比较干净,人的素质比较好,从来没有见过在地铁在路上大声喧哗的香港人。市场的菜很便宜,菜心才8-9港币。不过,也有一些和内地不一样的场面,比如,在地铁里,没有给老幼病残让座的习惯,绝对人人平等;地铁大厦的空调非常劲,怪不得地铁里、路上都有人穿长袖外套,不穿确实非常容易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