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对全球华人杯冠军
(2012-01-07 20:59:24)
标签:
体育 |
分类: 羽球心路 |
一个寒冷的晚上,小马邀请我去民院打女双和混双,我还犹豫半天,这天实在有点冷,而且时间上也有点紧,我丢下话,万一我赶不及我就不去了,那边小马赶紧说,你不去怎么行,你是李梁让我叫的特约嘉宾,今晚一半的人都是他叫的。李梁?小马补充,就是那天和我开单的那个。哪个?我还是记不起来,我前几天是和一群朋友打过球,但人都对不上号。既然这样,就去吧,见识一下。
民院,是非常遥远遥远的地方了,我记得大三时去那儿打过省高校女排赛,除此以外好像没什么印象。球馆离大门很远,保安说你一直往里走,见到玻璃的楼,就看到里面打球的人了。我觉得走了好远,穿过了几重学生宿舍楼,还是没见到什么玻璃门,再走,突然看到前面有个比较大的建筑,走近,看到首层的玻璃里就是羽毛球场,不过,这个场地貌似有点乱、不花钱的健身场所,随几个骑自行车背着球包的男生走到侧面的楼梯,上到三楼,又见球馆,不过,那是一个大礼堂,我大学时也在小礼堂里打过羽毛球,但这个比那时的好多了,不过,还是显得很空很冷。人不多,只有四五个人,小马已经到了,过来和我打招呼,那时已经来了两个小女孩在打混双,小马介绍,她们是省体校的,待会儿让小叶和你打她俩。小叶?之前和小马说过我需要个什么样的女双搭档,他说过小叶和我正合适,她是香港大学校队的。尽管人还没见,小叶在我印象中就像个巾帼英雄,很高大。
过了一会儿,一阵嬉闹声传来,一男三女走进来,我突然想起我在校门口见过他们,不过他们好像进了车,准备离开的样子,怎么现在又出现在球场呢?可能是我老眼昏花看错了吧,不过我确实对那件花衣服有印象。
那四个小孩进来后自己到旁边场地热身,然后就算起分来,而那俩体校打完混双后自己对练起发球网前球,天太冷,我也懒得动,看他们玩,直到小马走来,指着三女中的其中一个裙裤里还穿长裤的女孩说,那就是小叶,她等会和你打女双。看他们还没打完,小马把他们喊停,把小叶叫过来和我介绍。而出乎意料的是,小叶对我毕恭毕敬地,还说她以前见过我打球,一下子把我弄懵了,如果倒回去我在广州打球的年代,要追溯到8-10年前,那时她可能还真小呢。想不到这么多年有幸遇到还一起搭档,这缘分不浅。我不知道小马和她们说了什么,总感觉她们把我高估了,想想我、小叶、还有对面的倆小孩四人中,我怎么都是最弱的。倒是等小叶和她们对拉球时,发现小叶的球确实又快又重,对面俩小孩立马相形见拙。这样就好打了,那俩体校也不怎么懂抓弱点,反而总是把球打给小叶,而自身失误又多,尽管我和小叶配合还比较生疏,但总体上我们能控制,打了两局,第一局比分差距不大,到了第二局,就轻松多了。
之后,我们挑战和小叶一起来的那俩姐妹小胡和小王,小叶说人家是这次华人杯冠军呢,我吐吐舌头,这么厉害!再听,听明白了,原来她们两对夫妻分别拿了两个年龄组(25-29岁组和30-34岁组)的夫妻组冠军,她们的老公就在旁边,一个是李梁,一个是小伍,确实实力很强呵呵!而更有趣的是他们四人都是华南农业大学的,两个老师两个教工,他们的双双夺冠,在学校传为佳话,还上了学校网站新闻呢。
和小胡小王对练的时候发现小胡的风格和小叶很像,都非常有力很快,而且喜欢杀斜线,而小王,虽然动作有点怪,但球都过来了,说明手感正热。刚开始几分,小胡趁我不备老打我左右两边,都是在我身体重心还没调整好,球就非常快地擦网过来了,虽然很近但由于身体没摆顺,接不到。另外一个就是接发球,小胡的接发球弧度掌握地非常好,我想在中间拦但碰不到球,眼看着球落到后场死角。后来对她的这些特点注意了,球就好打些。不过打了两局,我们的比分都很接近,而且我们都是先输后追这样的情况,我觉得她们没那么难打,只是我们自己主动失误有点多,小叶可能还是比较心急想拿分,其实没必要,按她的能力肯定没问题的。事后,见小胡很认真地和小叶分析我的特点、她如何调整她的打法来和我打女双,看来小胡比小叶有更多的实战经验。可惜事后听说小胡不常出去比赛,这倒是有点遗憾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