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小燕子

标签:
羽毛球广州羽球公开赛体育 |
分类: 羽球心路 |
广州的小燕子,昨天我第二次听到这个名字。第一次听到这个人,是去年国庆,回广州打球,有人和我提起小燕子,说她混双打得很好,专业的都怕她,这么厉害?我每次去打球,我都问旁边的人小燕子有没有来?遗憾的是几次都没和她打上照面。尽管,我隐约记得2000年初那几年知道有过一个小燕子,但她那时名不见经传,最多是个爱好者,但没有听说混双怎么厉害,但过去这么多年,谁都可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昨天,我第二次听到小燕子的名字,那是在我和这次的混双搭档初次见面时,我的队友拉登向他这样介绍我:她和小燕子差不多,我好奇问我搭档,你和小燕子是固定配混双吗,搭档说不是经常打,曾经打过。看来这小燕子来头不小,给我的感觉她是目前广州业余里混双的佼佼者。昨天,青年组的小组赛,小燕子终于露出庐山真面目,如我所料,就是我以前模糊印象中的那个个子不高,敦敦实实,圆圆脸,很可爱的小女孩,如今,在和隔网对面的两个专业的混双抗衡。
看了半局球,小燕子打得确实不错,首先,她斗志饱满,对对面的高手毫不畏惧;其次,她横向移动比较快;第三,她拍子一直举得,很少掉下来;第四,她网前的球路,尤其是象勾对角这样的斜线球路很熟练,而这也是对专业威胁最大的球……后来我有一悟,人家说你和小燕子有一比,那是对你的褒奖。据说小燕子的长球和她经常和高手打有关,经常保持高强度的对抗,这难怪不涨球呢,现在,我倒是对小燕子那个打球的圈子产生了更大的兴趣。
据说广州市业余羽毛球俱乐部混合团体赛和“市长杯”都是广州羽协每年的经典赛事,这次青年组报了17支队伍,中年组8支队伍,老年组7支队伍。发奖的时候有人说,连55岁以上都能组7支队,真不简单,而且,在老年组冠亚军决赛时看到那些男双的水平,和中年组的冠亚军相差无几,真是感叹广东羽毛球氛围之好,只要找对路子,让羽毛球之树长青,这完全不是梦想。
青年组队队都有来头,我这次代表的这个俱乐部出了4支水平不俗的青年队,最强的那队运气不佳,分在死亡之组没有出线,出线的3支队,一出来就输了,可见广州的业余水平之高。后来我和一些老球员聊起以前代表广州业余最高水平的唐新谷等等高手,他们现在已经几乎在广州赛场绝迹,部分原因估计也和广州层出不穷的后起之秀有关,你想想,那时候打羽毛球的人少,能和他们抗衡的人少,现在,一比赛,出来的都是练过的小孩子,30岁的人怎么和他们打。但我也听到另一种批评的声音,是针对中年组的个别高手,一看到赛程允许多少岁的退役专业能当业余打,他就杯葛不打,这貌似心态不好的表现。反正,打不过就不打,能打的但不愿打,不管哪种,都阻碍不了广州业余羽坛的迅猛发展。
这次混合团体,设两个男双和一个混双,我的混双不负众望,保持全胜,完成了跻身广州业余新组别的第一场演出,只可惜的是比赛永远都是峰回路转充满悬念的,两个小组实力最强的队昨天都在睡大觉,同时爆冷拿了小组第二,假如有一组没爆冷,我们都可以铁定进决赛,但谁知这两个“同时”地这么蹊跷和默契,结果,我们半决赛还是碰到了最不愿意碰的一夫队,前面两场打成1:1,最后的第二男双先输一局,第二局以11:13落后逆转对手,在决胜局又象前面那样打得懵头懵脑,老是落后去追,最后以12:15惜败。最后我们拿了第三。第三,又是第三,之前“北京第三”(出自slam之口),现在,“广州第三”,和“三”结缘啊。不过,这两次的第三,在我心目中都是最棒的,它让我体会到成绩之外的东西,或许以后老得打不好,打得什么成绩都不会有,即使这样,谁能说我不是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