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思维成为习惯
(2010-11-21 08:16:47)
标签:
羽毛球体育 |
分类: 勤能补拙 |
同事发来短信问,明天来打球的请回复,我顺手回了条:来。过了一会儿,同事给我回:当胜利成为习惯,哈哈。很少见这么富有哲理的话,笑谈。
这段时间我都跟他们玩去了,受益匪浅甚至找到乐趣。现在回味,这乐趣似乎和胜利有关。或者说,比分不一定要胜,但我觉得我能紧跟他们,我觉得就是一个胜利。他们当中,有能力比我强的,和他半场拉球,我不吃亏,拉个几十拍,看谁先投降哈哈;有球比较怪的,爱好者没有思维定性和技术的限制,天马行空,出球总是和我想象不一样,你说球厉害吧,不是,你说不厉害吧,也不是,总之让你感觉很别扭,这就是难度和挑战,我之前不重视,觉得这多无聊,但后来慢慢感觉到抓这种球的乐趣所在,那就是你这秒钟猜不出他下秒出的球会在哪儿,呵呵。不过,经过这几次实践,好像他们的球已经给我琢磨透了,看来他们也不可避免地陷入定性思维里,或许,对于他们自身来说,他们的思维就是固定的,只是我们外人摸不到,如今,我和他们的思维频率在接近,这时候也就没有神秘感了。
前几天休息时,看了一眼亚运直播表,好像上午9点就有羽毛球比赛直播,到9点时,我打开电视机,发现中央5不是直播羽毛球,于是悻悻地把电视关了干别去了,事后我发现是我思维中默认只有中央5转播比赛,我后来记得应该是中央7转播比赛,这段时间,甚至中央11都在转播比赛。这就是人的固定思维,这是长时间的信息刺激而在脑子里形成的。
打球,也有很多惯性思维,就像我们业余的,给灌输:单打,多打斜线,双打,多回直线的思想,双打搭档老出斜线,我心里就发怵,怎么又打我这边!这种下意识地想法和好恶,很容易就给某个球某个人上纲上线。现在想想,似乎别人有冤无处诉,出斜线怎么了,为什么不能出斜线?就象昨天,接杀防守时,有些球回到中路,给对方拦截封网,下来后队友们教,你稍稍把球往两边拨,对方就封不住了。其实我也知道要往两边拨,但目前回球的第一反应,还是以最快时间回击,想的是时间,而不是角度,这次的经验告诉我,角度,有时候比时间更重要,而且有四两拨千斤的妙处。我知道我能拨,和比自己稍差的人,我能回,因为我有足够的时间做到,现在和实力强大的对手打时,意识还没到那分上,更别说手了。这件事说明,出斜线或直线,没有固定的好与坏,只要你能做到事先有准备,就能打出和别人刚好相反的球路,就能达到意想不到的好的效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