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同事比赛
(2008-09-12 14:32:57)
标签:
羽毛球业余比赛体育 |
分类: 羽球心路 |
上周六组织了公司的同事打了一场羽毛球团体赛。原来一直有这个想法,但苦于没有经费,寸步难行。今年借运动会的名义,终于可以让大家在一起玩一玩。
我本来设想是搞四个单项的比赛(除了女双),找四个周末半天,在球场上混迹一下。但计划没有变化快,因为学车拖到了七月,所以等想做比赛的时候,已经到了八月中,情况又发生了变化,似乎要挖出四个空闲的周末出来还真不容易,所以,我只好建议打一个小规模的团体赛,半天打完,来的人可能多一点,气氛也热闹一点。
幸好认识开球馆的狮子,租场、买球、买水这些看似比较复杂的事我几乎就靠短信、电话、汇款就搞定了,当然,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在比赛前还想专门过去看看是不是都办妥了,可狮子说没问题了,你要不是顺便来打球,就不用过来看了。他一句话,让我放心了,呵呵,谁叫现在办事牢靠的人越来越少了呢。
其实最让我头疼的是组织更多的同事们参加这个比赛,因为羽毛球这个项目,在公司不是特别普及,水平参差不齐,估计也是这个原因,让很多想一试身手的人打了退堂鼓,平时在协会打球的人,参与比赛的积极性明显不高。唉,人各有志啊!
幸好最后还是报了八支队伍,刚好分两个小组,先打三场小组赛,然后交叉打两场决出名次,一共五场球,基本上能打得尽兴。而在局分上,我安排每场只打1局21分,主要是考虑大家的体力,毕竟大多数人平时不怎么爱打球爱运动,体力有限,21分差不多了。
在参加人数上,我本来限定了每队报3男3女,而且能兼项。前者,我是出于公平原则,如果不限定上限,人多势众的部门就可能用人海战术以多打少,那人少的部门就很吃亏;后者,我是想鼓励更多的队伍报名参加。但后来,这两个设想都先后被否定了。否定的原因嘛,不必解释这么详细,后来主要是考虑到: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让大家玩得开心,才是最重要的。那些小团队的利益、名次被抛诸脑后以后,我对这个比赛的思路越来越清晰,给自己的压力也小了许多。
至于比赛后有同事为我打抱不平,你为比赛做了那么多表格(赛程、场地、对阵安排之类的)发给大家,他们竟然不看,我一笑置之,人家是去玩的,为什么要看表啊,不累吗?确实,在其他同事眼里,玩好是最重要的,你要他们理解组织者的辛苦,是不合理的要求。
物质的和心态的准备做好了,比赛就有了好的基础,至于临场发生的一些事情就得考验应变能力。我应该感谢和我一起组织的同事们,一有事,他们就出来帮我解决,比如裁判,本来我想让每队派一个志愿者当裁判,但后来要不没报上来,要不裁了一局就不见人影了。于是,我们就只好抓住三个最老实最敬业的同事,把后面大部分的比赛裁了,对此他们毫无怨言。直到最后一场,其中有个裁判说,我一共裁了11局球,我想看冠亚军的比赛,善解人意的我同意他的“请求”,我让他找其他同事代他裁,他就可以看球了。事后,我想,总不能让老实人吃亏啊,我就给那几个做裁判的同事发了个小小的纪念品,以资鼓励,呵呵,公司运动会是不发任何物质奖品的,我就破了这个例,算我个人行为吧。
至于比赛打得怎么样,我还真没认真去看,本来想挖掘一些有潜质的同事,充实公司球队的实力,但这个目的没有达到,主要是精力有限,关注不到,可惜了。
不过,最后比赛的结果有点出乎我的意料,我心目中的大热队伍竟然输了,只得第二,我还以为他们打假球呢。取得冠军的队伍,原来一直没在我的关注之下,尽管她们也有公司球队的队员。但最后他们是以2:0的绝对优势夺冠的。后来有个说法是大热队排阵上有误,派出了第二男单去打单打,而第一男单去打第三场的混双,但谁知男单女单相继失手。不过,从我看到的几个镜头,印象中,冠军队的队员表现比较沉稳,不急不躁,非常耐心地和对手磨,而反观对手,好几个中场球都杀下网,心态不好让他们的动作都变形了。这样打下去,最后导致失利,只是时间的问题。
这是我组织比赛最累的一次,当天下午头疼地不行,可能还是精神有点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