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羽球心路 |
连续两天看印尼公开赛,好久没这么爽了。不过,当看到伤病初愈的张宁再次止步于决赛的时候,心里不是很好受。她并不象新闻上写她的那样基本上恢复,而是觉得她真的老了许多,步履艰难,转身不够麻利,连手上也生疏了。现在看她打球,是一种折磨。狮子预测她还是会打奥运的,但我觉得她还是不要打得好,这并不是面不面子的问题,而是,身体状况不佳,根本无法跟上对手的速度,即使经验再老到,也必然是回天乏术。
这些天打球少,见人也少,但罗罗嗦嗦、离奇古怪的事情可不少。
那天有位球友打电话给我,问我知不知道最近有个比赛,我说知道,于是,围绕这个比赛,这个电话足足打了十五分钟,说的不外是开始体校的能打,报名人寡,后来组织者紧急开会,决定体校的不能打,而且还提到了个别人的资格问题,听了半天以后,我问您是什么意思,您是想找我打吗?那边说不是,她已经和别人报名了,但她可以帮我看看还有谁没报名的。我马上打住,千万别,我不想打。我知道这位球友特热情特好心,但我怎么也得吸取以前的教训,不熟不打。
第二件事是自己“咎由自取”的。以前在某个俱乐部和球友A打过球,聊起来才知道我们共同认识另一俱乐部的球友B。那天我想叫A一起去B那玩玩,可我没A电话,于是问B要来,发了条短信过去。过了不久,A打电话来,一开口说了两句什么群什么的,我全然听不懂,后来我也无心再说,找借口把球约取消了,把电话挂了。我后来问B,这个A是我说的那个人吗,我怎么觉得不象啊?B坚持说是。事实如何,无从考究,但从中给自己一个教训,就是生人勿近。
那么,何为生?何为熟?这个尺度很难说清楚,因为,即使是你自以为很熟悉的人,突然间你可能会发现你一点都不认识他,你不禁会问他,你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