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贝特杯体育 |
分类: 羽球心路 |
每年五一都有贝特杯,今年已经第九届了。以前五一不是出去玩就是回家,没在北京呆过,所以,对于这个盛事耳闻却未目睹。今年放假一改,把我留了下来,于是,打贝特杯就顺理成章了。
非常抱歉,这次不会有比赛总结,只有场里场外的片片花絮。
* 最淳朴和最有灵气的搭档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不打单?你的混双搭档是谁?我无从解释,无法描述,因为大家都不认识他,连我也是第二次见面,第一次见了也忘了人家长什么样。只从朋友的口中轻描淡写了一番,我就决定——混了。事实证明,这个搭档确实不错,是我见过这么多混双搭子中最淳朴最憨厚的。
而当我们小组赛碰到杨军他们那对时,我突然怀念起当年的飞马来。想当初,我和他也是没怎么配合就去打波力杯,同样对上杨军和之练。不管胜负结果如何,那时打的混双真的就象天马行空、行云流水,打出来的都是灵气。而现在,打的要不是能力,要不就是球熟,唯独缺少我所欣赏的——灵气。
* 高原红
今天下午摄影师风尘仆仆地赶来,一见我就非常失望地说,怎么没穿上次那身红,而且脸色苍白?我说没觉得啊,衣服白代表干净,脸色白是背景的惨绿染的,他看了看说好像是。其实今天喝了红牛以后,我的脸已经从“高原红”变成了“高原紫”了。
* 可爱的哥
南城的一拨球友中有一个外号叫“的啊哥”的球友,被我切了两回,当时,他竖着大拇指跟我说,你打得真的不错,我发现你瘦,蹭蹭蹭就窜到网前了,以后就叫你“小瘦”,我当时听了,觉得这大哥虽然球不如咱,但人真的挺好的。今天打比赛,又接触了一回,经过深入的了解,终于发现了一些“真相”:
1、人家原来就是开出租的“的哥”,之所以中间加个“啊”字,是因为他说话最后老带个“啊”,所以被人戏称为“的啊哥”。
2、他人确实很好,逢人都说“你打得不错”,今天听到七八回了,敢情这“不错”就是他的口头禅啊,呵呵。
3、今天赢球后,他问我赢了没有,我说赢了,他一拍大腿道“这就对了,你把对面的人当成我,可不赢嘛”;之后,输了一场,他又说,“那就对了,对面的人怎么可能是我呢,那可是某某大腕啊”,竟然有如此可爱的的哥球友,真是开心透了。
无独有偶,今天碰到了一位同样开的士的的哥,可人家不在北京开,而是在张家口。这位其貌不扬的的哥从早候场候到下午快结束,终于打到了球,而且神不知鬼不觉地把那个年龄组北京打得最好的一个男单给灭了,之后还说一点不觉得累。都过四十了,还浑身有劲,看来又是一个“海南阿伟”。原来人家去年也参加了贝特杯,拿过第二呢,这次,小组赛中就爆出了一个不小的冷门,明天,再赢两场就拿冠军了
这次来到北京参赛,这位的哥的最大感慨就是北京的打球环境真是太好了,什么水平的人都有,而他们那个城市,去年才建成一个羽毛球馆,全市打得好的就那几个人,自己打来打去,没有提高,而他这些年里的进步,都是纯粹靠自己每天打球,然后自己琢磨出来的。看看,人家是自学成才,而我们练来练去,也就那样,不知道该谁羡慕谁?。
(附决赛战况:的哥最后还是未能登顶成功,决胜局打成20平后,在决定胜负的一分,据说判罚有争议,裁判将胜利判给对方了,让他非常遗憾。他觉得自己失利的原因还是因为今年状态不错,有想法了。只好回去再好好练,明年再来。比赛结束后,他就提着行李直接去火车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