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被让分到让十分

(2008-04-07 21:36:31)
标签:

羽毛球

让分

比赛心得

分类: 羽球心路
追溯这让十分的规矩,似乎是从锐羽那里兴起来的。06年平安夜的单打比赛,男士统统让女士们十分,我成了这个新规矩的最终受益者。回想起当时的情形,只有狮子的男徒弟小戴一人把我压得头都抬不起来,而那些稍有怜悯之心,给我揣息机会的,没有一个有好“下场”。在这里应验了一句话,好心不得好报。
 
打这让分的比赛,就是这个理儿,丝毫不能心慈手软。
 
羽丰本来女将就少,后来给取消了一个资格,就不够人了,狮子只好请温莎友情客串。我本来估计我会打个混,因为我和其他人没配过女双,很难打好的。但是,为了稳妥起见,我还是把女小戴约出来练一练。其实练归练,因为语言和打法的差异,我们几乎很少沟通如何轮转,主要是球到哪边就归谁管,我想起来就上上网,想不起来就在后面呆着。别人说,你们多打几次就熟了,也许吧。
 
这次比赛两场小组赛一直安排我和小戴打女双,是我没想到的,可能是考虑到男的有一定实力,或许能拼一个混双,而如果我或小戴打混双,那另一个就有可能给浪费了。
 
小组赛由夫子和雨人先打,夫子的加优竟然跑去打混双,怎么也想不明白,但雨人的胜利是可想而知的。
 
紧接着由我们打夫子。在看台看阿伟和加优打得难解难分,看情形似乎加优领先。女双是第六场,等我们下去场地的时候,他们说我们二比一领先,阿伟和一混赢了。我一早和小戴交待过了,我们要减少失误,而且要先把规则判我们少的十分追回来,双方回在同一起跑线上,才能好好打下去。
 
但一开场我们就丢了两分,我对小戴说,她们的球粘,我们不要急于进攻,争取把球打起来,打到后场去。于是小戴拼命地拉后场。这次比赛的球慢,球很难打到位,但相比之下,总比自己失误丢分地强。结果,我们终于在13分左右追平了比分,还领先交换了场地……当然,这局比赛之所以能按照我们的思路走,完全建立在对手实力和我们有一定差距的基础上。
 
正如那天印度公开赛的解说讲,专业选手之间的21分比赛,如果拿不到10分或10分左右的,表明两名选手不在同一档次上。那么,现在假定被让方是水平稍弱的,是不是可以这样推论,这次比赛的31分,被让方低一档次的,估计能得20分上下;水平再接近的话,起码能拿到25分左右;假如被让方赢了,则说明两对的实力差距或发挥程度在10分以内。不过,打的时候哪有算得这么清楚。
 
有让分人说,平打,我让对手过不了20,所以即使让分也没问题。旁边的人马上纠正道,不一样的,如果先让10分的话,就不好说了。你在追,别人也在赶,一丢分的时候,你就会慌,对手的分数眨眼就快到31分了,自己还在10几20分,哪有不急的,一急,失误就更多了。
 
从被让方的角度,一开始有10分在手,再得6分就换场,这里面所拥有的心理优势以及给对手的心理压力不言而喻,所以,即便在后面阶段在一定范围内有失误,但只要按照既定的战术正常打,坚持到最后,就能取得胜利。我自己被别人让分时,就觉得特别从容,这种情况下常常打出令对手意外的球,搏取一分,一分分地累加起来,就很快到赛点了,说轻松也行,反正不太难,很少经历被追平,咬得很紧的情形。然而,假如被让方给自己的心理压力过大,操之过急,那就可能在后半段连连失误,出现崩溃的现象。有两场男单就是两个被让方先赢后输的例子。阿伟对加优那场,最后那段看不到,我估计是加优体力下降,跟不上阿伟的速度;而小甘对王坤,则是因为王坤过于急躁,后半段太多主动失误。
 
如此看来,这让分游戏,不管对让分方,还是对被让方,都是一个考验,谁有能力处理好微妙的心理变化,谁就能笑到最后。
 
说说第二场女双,总体感觉是我们打法不够积极主动,除了开局和结束前稍微好一些,中间一段比较沉闷和急躁,失误也比较多,这些已经足够送对手先到31分。
 
现在打女双,非常矛盾,如果要赢,当然希望有一个能力超强,进攻凌厉的搭档,但是这就会出现打法相对单调,对搭档有依赖心理,并且需要看搭档当时状态等问题;但假如和一个配合默契,走位流畅的搭档,可能能力上多少有所欠缺……总之,遗憾啊,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该和谁打。
 
从这次比赛看出,各俱乐部的女子水平都有了普遍提高,主要反映在能力方面,力量上进步最明显,防守也有所提高,不是三两拍能打死,这和女子经常和男子对练,以及有针对性的身体素质和多球练习不无关系。在越来越注重能力,男子化风格愈来愈突出的同时,缺乏细腻手法和战术意识,是目前女子最大的问题。试想,如果有能力足够赢了的话,谁还会把精力放在不是一时半会儿能练出来的手法意识上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