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人生百态 |
今天,小张同学很兴奋地通知我:看到新的那期《羽毛球》没有,你的那篇征文登了,语气比我还激动,可我半天还没弄明白,是前面那篇,还是后面那篇?
前,是指忆石女双比赛获奖的那篇文章,听说温莎和大师姐的已经在《羽毛球》上登了,当时他们就说我这篇应该快了,而且很可能是连载呢,说得就象真的一样,呵呵。其实怎么可能呢,我不是叮嘱过小张同学要慎重吗?
小张同学果然尊重我的意见,她说登的是后面约我写的。
那是前个月,打苏迪曼前夕,她约我写一篇和苏杯有关的,写什么都行。我考虑了两天,终于动笔写了一段。
说起来,真没什么好写,我在记忆里搜索了半天,只记得我和苏杯最接近的事情是在05年,北京那届。半决赛那天,DHL全国总决赛在北京举行,我刚好大病初愈,没气没力的,女双输给了两对专业的,小组都出不了线,打完我就回家了。到了傍晚,一起比赛的球友打了好几个电话非让我去首体看半决赛,我犹豫了半天,最后象只病猫一样千里迢迢跑过去……这些婆婆妈妈的事要是写出来,什么意义都没有,给我否定了。
后来,终于搜寻了一点蛛丝马迹,硬凑了一篇算是和苏杯有关的城南旧事,交了差。
对于这篇处女作,老实说,自己不是太满意,因为要让别人“约”出来的东西,大概不是自己最有感触的,或者说,不是最想和别人分享的,要是的话,我早就噼里啪啦地抖出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