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人生百态 |
春节在广州逛西关上下九的时候,在老字号莲香楼,一口气买了三斤汤圆馅,LG吃惊地问我,你要包这么多汤圆啊?我说是啊。
十几年前,包汤圆是我家务活里为数不多的一项专利,吃过我做的汤圆的人都夸皮薄馅多。在我们家,汤圆,并不局限在元宵吃,而是一种日常甜点,一般是包了直接下水煮,煮了加点牛奶,成牛奶汤圆,如果怕腻,加点水吃也很好。另外一种做法是,煮好后在椰丝里滚一滚成糯米糍,又是另外一种风味。但后来自己搬出去住后,没有了那种热闹的氛围,而且知道糯米吃多了会烧心,所以,渐渐地也就不做了。想吃的时候,就到外面买。
馅拿回了北京后,我一直没动过。直到昨天,突然想起要买糯米粉了,可是下班转了两个比较大的超市,都没有见到糯米粉的影子,把我郁闷坏了。在北京找不到糯米粉,这是我从没预料到的。在广州,到处都有,超市、粮店、副食品商店肯定有,可北京,似乎没见过有专门的粮店。折腾了一晚,没戏,只好寄望第二天了。
今天上午,做好了远足买粉的准备。下了楼,竟然下雨了,人家告诉我要下雪,怎么变成下雨了呢!不想那么多,直奔旁边的小超市,可能时间还早,也可能档主们回家了还没回来,市场空荡荡的,只有一档卖蔬菜和一卖肉的开着,卖米的摊位空着。好心人告诉我,糯米粉在下面超市有卖。我半信半疑,那个破超市这么小,还会有糯米粉卖呢?还好,人家说的是实话,在一个不起眼的小桌子上,摆着四川赖汤圆粉和馅……世事总是开这样的玩笑,“众里寻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买好了粉,我试着包了几个,这么长时间不做,分寸拿捏得不怎么好。粉好象加多了,所以水分不好掌握,后来包起来发现有点干。
煮出来的成品得到的评价是“皮太厚了”,现在怎么能和过去那个水平相比呢,我心想,呵呵。
现在包汤圆大抵只是一种心情,所以,不管皮薄皮厚,馅多馅少,希望吃的人,看的人,能读到这种心情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