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聊聊北京的小吃

(2007-01-31 22:42:11)
分类: 讲饮讲食
那天在出租车上见到后背上插着一本“的士杂志”,随手翻翻,看到了一篇关于北京小吃的文章,写得挺好玩,于是哀求司机大哥让我把杂志私藏,没想到他竟然答应了。
 
我想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小吃,不管别人接不接受,它们都代表着这个地方的特色,地理、文化、甚至政治上的,自成一体。而北京,更因是金、元、明、清的都城而博采了各地小吃的精华和风格,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味和特色。
 
先声明一下,本人并不擅长美食,甚至有时很偏食,只喜欢吃某几样菜,所以,今天提到的这几样小吃,不能说是我爱吃的(况且大部分还没吃过呢),但仅作为这个神秘都市的缩影而言,我觉得还是蛮有趣的。
  • 驴打滚儿

聊聊北京的小吃

这是这里几样中我最先认识的小吃,在广州的王府井百货的超市有卖。它的正名叫豆面糕,是用黄米面加水蒸熟,然后再把黄豆炒熟,磨成粉,将蒸熟的黄米面外面沾上黄豆粉擀成片,抹上赤豆沙馅卷起来,切成小方块,撒上白沙糖就成。因在制成后须放在黄豆粉粒滚一滚,而形象地取名为驴打滚儿。

我是因为这个名字好玩才好奇去吃,可能对豆面和黄豆的味道不是很习惯,所以称不上喜欢吃,看来还是口太刁,更偏爱广州细米细面花生粉黑芝麻馅的擂沙汤圆多一点。

  • 猴拉稀

天啊,这个名字起得极为不雅,要不是今天没吃什么,否则……哈哈。不过,书上介绍得非常有趣。它写道,猴拉稀是过去街头巷尾吹糖人的小贩用麦芽糖饴(俗称糖稀)吹出的一种小猴子,猴形吹好后从猴头灌入糖稀,小孩买来后在吃的时候,先把猴尾巴尖咬开,糖稀就缓缓流入口中。

好玩吧?仿佛又回到了我们儿时年代,只是北京小孩手里拿着的是猴拉稀,而我们手里拿着的是,“叮叮糖”。

  • 爱窝窝

据说是一种御膳,后流传到民间。把江米煮烂后,摊饼包馅,馅分芝麻、山楂、澄沙、桂花等多种,包成圆形,象元宵,甜软凉爽。

弄了半天,爱窝窝是不是就是窝窝头啊?目前我只吃过窝窝头,没留意有爱窝窝这种充满爱意的称法。哪天让我见识一下真正的爱窝窝是啥样子的。呵呵

  • 炒肝和面茶

炒肝是用猪肝和猪大肠为原料烩熟勾芡而成,撒上蒜末即可食之。面茶是将糜子面加少许姜粉、碱面,煮成糊状,盛在碗中,淋上香油稀释过的麻酱,并撒上芝麻盐即成。据说,真正的北京人在吃这两种小吃的时候是不会用“吃”这个词,而是用“喝”,因为只有“喝”字才能道出这两种小吃的神韵——不用筷子或勺,得用手托着碗底,沿碗边转圈地喝,还得发出扑扑的声响,最后喝得一干二净。

说得还蛮神似的,最好有谁给我示范一下,最好是北京人,估计若不是土生土长,或者没有几十年在北京居住的经历,普通一个外地人是绝喝不出那种“神”和“韵”来的。

  • 豆汁儿

这是最让我期待的北京小吃,同事朋友口里总提起,但给予赞誉的几乎没有,因为他们都是年轻的北京人,尚不能完全接受这种带有馊水味道的食品,不过,据说老一代的北京人可是都要隔三差五地喝上一两碗呢。估计它与榴莲遭遇有点类似,不喜欢那种味道的,怎么都不会喜欢,然而一旦接受了就喝成瘾。

豆汁儿原来是绿豆制粉条时的下脚料发酵而成。按道理绿豆制品的味道还是可以接受的,比如广州夏日的解暑良品绿豆沙,但为何这发酵过的绿豆制品如此难喝,真弄不明白。

  • 卤煮火烧

聊聊北京的小吃

这是我最近才吃过的一道小吃,在一个貌似广东喝茶风味的茶楼里。其实也没啥奇怪的,广东的茶楼,到了北方,总要入乡随俗,如果不做点改变,迎合一部分北方吃客的口味,迟早是要关门大吉的。

说回到这个卤煮,其实我几乎每天中午都在一大锅热气沸腾的卤煮面前走来走去,但我从来视而不见,真是笑话,直到那天我饿着吃了一碗卤煮,才知道卤煮是那么的好吃。

可能说得夸张了点,因为饿的时候什么东西都好吃,呵呵。但实际上它也确实味道不错,和广东喝茶时点的一碗碗猪杂差不多,是事先炖在锅里,要吃的时候稍作加工就可以吃,省时方便。

讲了半天究竟卤煮是啥东东?是这样子的:把处理好的猪小肠和猪肺切成小段投入用多种香料、调料配制的卤汤煮,八成熟的时放入生面火烧、炸豆腐片、血豆腐,待到肠、肺烂熟,火烧煮透又不脱形的时候捞出,小肠切段,肺、火烧、炸豆腐切块,浇卤汁,加蒜汁、酱豆腐汁、香菜,醋、辣椒油根据口味自行添加。

不要光吃,这种旧社会老北京的廉价小吃,为何在现在还深受老百姓的喜爱,这是值得我以后去探究的。

……北京的小吃林林种种,一时间说不尽道不完,还是先等我把以上这些先吃过,再下回分解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