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6.11.12记一篇流水账

(2006-11-13 09:26:44)
分类: 勤能补拙
今天九点多起来,准备十一点和同事的一个球局。
 
如何组起这个球局的呢?说起来蛮搞笑的,几个月前单位本部派来一个同事到我们部门任职,因为和他没什么机会来往,所以几个月下来,几乎没有交流过。周一,他突然跑过来问我是不是羽毛球打得很好,还说他在以前也常和朋友一起去上羽网俱乐部打。一听在上羽网打球,我就大概估计他应该有一定的水平,于是,看着他那兴奋劲,就帮他组织第一次球局,地点就选在阳光球馆。
 
但由于工作繁忙,打球计划接连受到冲击。本来说好周六打的,周三时,有人忽然记起周五晚要通宵加班,不知周六能否打得动,我说,行,你不来我找几个替补不就行了吗?谁知到周五,领导说要加班,不能请假,我也没有办法,只好把球局改到今天了。
 
在单位有些人知道我打羽毛球,我感觉他们持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在球场上见到我避而远之,好像我要把他们吃了,我有那么凶吗?另一种是追着我问打球的事,希望我和他们一起打球。对于前者,我只能说,如果对于运动没有共同的理解,硬拉在一起也是没有意义的。对于后者,老实说,我也是很想和他们打的,和同事们一起打球的感觉和纯球友的打球是不一样的,因为它离自己的实际生活更接近一点。一直以来,我基本上会把打球这个梦想和自己的现实生活分离开来。而现在,很多的事情,无形中促使了二者之间越来越融合,这究竟会对自己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一时半会说不清楚。
 
再回到我们的球局上,我那位同事确实打得不错,手感细腻,反手还有一拍怪怪的抽球。另两位北京同事都是壮小伙儿,有力量,但就是技术有点粗糙,失误多。这样挺好,四个人,互有长短,半斤八两,有得打。一边打,我不忘给他们灌输我的理念,让他们提高起来,以后打得更加激烈才好玩。
 
今天注定要一天泡在球馆里,中午、下午、夜晚连场。原来还不觉怎么累,衣服都没有湿,但到后来发现确实有点累的,不是体力上的,而是在球馆耗得。
 
今天组织和翔羽俱乐部交流,美其名曰检验训练成果,实质上就是玩,让大家痛快地玩,否则怎么要打四个小时呢?2006.11.12记一篇流水账
 
为了让我们热身,教练依然坚持带了一个小时训练课。跑步法,多球训练单打四方球和双打两腰半高球,然后双打记分对练。
 
到了四点,场地上换上来打比赛的和准备比赛的人。人不停下来还好,一停下来就感觉到累,瘫坐在那里,什么都不想做。
 
好歹等到我们的那一场,对手是天使冰王和徐飞,都是很久以前在蓝克一起打过球的,这几年,据我所知,一个在青锋、门头沟冒过头,另一个在劲风混迹,水平自然与在蓝克的时候有了天壤之别。我的搭档肖特尔好像不知人家的“底细”,还说女双对男双,心里压力没那么大。2006.11.12记一篇流水账或许她想暗示我,放开打,不要有顾虑2006.11.12记一篇流水账。我其实没什么压力,老大不是发话了吗,权当练球。
 
开局我们打得不好,几个接发,就连丢了5分,以1:5落后。开局,一般双方都在互摸球路,一时没适应是正常的,这是我现在的想法,当时可没这么想,我总是比较慢热的(除非对手比我更慢热),打得有点拘谨,可能因为坐累了,也可能是彭哥送的红牛还没起作用。2006.11.12记一篇流水账
 
见领先这么多,对方稍有放松,也有点手软,或许不忍心让我们输得那么难看,所以一放让我们5:5追平。之后,男双再次发威,把比分差距再次拉大,提前到了11分换场。换到了视觉稍好的那边场,我们和对方打了几轮精彩的持久战,顶住了对手发球,自己也打出了两个小高潮,将比分追到13,然而最终还是因为一些环节处理不够好而落败。
 
就象比赛下来和肖特尔探讨的,我们这局球不是完全没有机会,他们没怎么强攻,在处理球上也比较粗,所以,我们应该有的打。但是,我们要赢,还得打出我们的特点,发挥自己的长处,加强发球和接发球。
 
或许,在比赛前,或比赛后,自己都会知道应该怎么打,比如,和男双打,要尽量放慢、放软一点,不要和他们拼速度,拚后场,不要让他们借力回档;对女双,则刚好相反,球要加硬一点,加快速度;对混双要多打两人之间的结合部,等等,但到了实际的运用中,还是会略显保守,头脑一下子变得不够清醒。这是业余选手容易犯的一个毛病。
 
在统一了思路后,我和肖特尔接着再打徐飞和另一位男士的时候,发挥得比上一局就好很多,咬着牙硬是把比分追到19平。信心大增后,我们相继挑落了N对男双、女双和混双,直到球馆熄灯收网。
 
今天说不累是假的,但累并不代表什么,打得开心,有收获才最重要。
 
小张同学今天是第三次到场练球了,在漫长的五个小时里,除了在场上不算太多时间的练球,忍受着饥饿,耐心地关注着大家的比赛,实在佩服她的耐性。同时,她也渐渐找到了发力的感觉,球又稳健了许多。取得这个进步,和她的刻苦磨练是分不开的,当别人还没到场时,她已早早到场和教练在昏暗的场地上对练起来,当我们各自顾着打球时,她就主动找别的球友求教,或在场下观摩。凭着这种好学上进的精神,相信她在不久的将来就可以和我们一起上场打球。2006.11.12记一篇流水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天冷就回来
后一篇:看家的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